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评论:中国酒企争傍“国”字折射自信缺失
2024-05-08 08:12    529 

近日,国内某酒企业在京召开“汾酒——共和国第一国宴用酒62周年”纪念大会,再次掀起国酒名号之争。笔者既不喝茅台也不喝汾酒,但还是想说几句“酒话”。

自古国人善酿善饮,积淀了源远流长的“酒文化”。然而,把酒和“国”字硬拉扯在一起,却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背景下才有的时髦事。

国窖酒、国藏酒、国饮酒、国宴酒、国公酒、国秘酒、国台酒、中国酒宗等不一而足。似乎一旦拥有“国”字招牌,便犹如黄袍加身,高贵无比,身价陡增。

这阵势颇像抢坐椅子游戏:数人围着几把椅子转圈跑,能率先抢坐到椅子者为胜。人多椅子就那么几把,谁一屁股抢到谁运气好,而没抢到的也多不服气,硬要挂半边屁股在椅子上,以示椅子也有他的份。譬如,眼瞧着“国酒”名号早已名花有主,就来个“第一国宴用酒”、“最早国酒”、“国酒之源”等诸如此类。

酒企业无不声称自己是中国酒文化的杰出代表,都肩负着弘扬中国酒文化的神圣使命。而谁都明白,“国”字对一些企业而言不外乎是企业文化营销中最有蛊惑力的面具,意在借此提升品牌形象,最终帮助企业在市场上攻城掠池,抢占地盘,收囊银子。

如今自封“国”字号的酒虽多,但消费者大多不太买账,都心知肚明多数名不副实,权当企业市场营销手段,自言自语罢了。啥产品能配“国”字,至今也没个明确的法律依据,顶多是规定工商注册要严加限制,所以百姓也不必较真。而酒企业也大可不必刻意自我标榜,消费者和市场自然是杆秤,即便刨根寻祖,挖掘伟人先贤和自己的产品某种关联的故事,也难走出这个铁律。

中国酿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当今全国成千上万白酒企业,许多都传承着中国古老的酿造工艺,多数都能酿造出优质的酒品。知名酒企业更是哪家没有深厚底蕴和令人骄傲的家史?!

宽容点看,作为中国的企业,谁都可享用“国”字,就像我等一介平民不是也无可争议的享有“国人”的名号吗。国家级重大礼仪上用过的东西很多,在渗透中华五千年酒香的文明史中,值得赞赏肯定的传统、典故和遗存也远不是十样百样,这些东西以及与这些东西关联的东西都非要弄个“国”字招牌,岂不就像“国人”一样满大街都是。

来源:北京晨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