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太子奶乱局:被伤害的不只是企业 还有投资环境
2024-05-08 08:05    4784 

2011年9月29日,湖南太子奶集团破产重整结果出炉,破产管理人陈建宏告诉记者,“这天的媒体报道出来以后,株洲市政府从上到下,都是高兴的。终于着陆了。”

到此为止,株洲市主导对民营企业湖南太子奶集团的“托管经营”模式,已经完成使命。

这一创新的政府救企模式,曾被普遍寄予厚望。然而,成立高科奶业托管经营半年之后,随着太子奶北京、湖北二厂2009年下半年相继关闭,2010年初高科奶业变身为软银控股的民营公司以及今年8月政府委派的托管官员文迪波被双规,株洲市托管民营的尝试已黯然失败。

正当株洲市政府上下对破产重整案表决结果欢天喜地之际,也许是对政府托管模式作一反思和总结之时。

市场边界被跨越

从2008年末危机爆发,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恳求政府出手相救,到与托管的政府撕破脸皮,似乎一直在破坏规则的人是李途纯。

但深究其源,反复践踏承诺和约定,来源于内心对失去股权的焦虑。这要说到李途纯及三大投行股东与株洲市政府签订的托管经营协议,该协议规定,一方面政府租赁厂房设备托管经营;另一方面,由政府引入战略投资者重组太子奶,降低资产负债率。一旦引资成功,地方政府从股东手中受让得到44.14%股权,而李途纯方面的股份则由61.6%降为27%。

这是一份将托管经营与引资缠绕在一起、将托管经营所生发的相关债权债务与股权缠绕在一起的协议,责权利定位极为模糊。

一位知情人士分析说,如果政府主导引资成功,政府可以收回经营投入和所得,为什么要拿股权呢?这似有与民企争利之嫌,而如果引资失败,政府要那些股权又有什么用?

拯救之心反引夺产之恨,最终陷入企业家和企业家背后势力角斗的汪洋大海中,强势只能成强弩之末。在最后的破产重整表决中,实际上,这一托管协议已经被管理人认定不具法律效力,最终弃而不用。

来源:网易财经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