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黄泰元:思念“病菌门” 上市公司怎么了
2024-05-08 08:00    7061 

我最近给企业家们出了一道很有意思也很值得考究的数学题:“品牌+上市=?”他们感到新鲜的同时,心里多少有点五味杂陈,大家的答案大都不一。诚然,良好的品牌信誉结合雄厚的资金来源确实是一对很美的组合,但最近面对部分知名上市公司深陷“品牌”多事之秋的窘况,我觉得“看上去很美”这个答案最合适不过了。

近日,随着思念水饺“病菌门”让上市公司再进黑名单后,雀巢的“垄断奶源”又一次使其陷入品牌质疑的沼泽,品牌与上市这对黄金组合的不给力,开始逐渐让老百姓对国内市场感到有点心灰意冷。

上市公司怎么了?

几乎在每个上市公司的背后都有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从产品品质到企业管理、从创业精神到品牌文化,它不仅鼓舞着员工们为之奋斗的士气,也深深的吸引着投资人和消费者崇拜的目光,然而正在人们陶醉在品牌上市公司动人的传奇中时,一场以利益为驱使的“病毒”却在不断侵蚀着企业们的“免疫系统”,随着中国经济环境的日新月异,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上市公司们的这场“品质败血症”全面爆发。

病毒一:巧用标准遮掩质量尴尬

自思念水饺被曝光其产品批次为20110628106a的三鲜水饺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后,思念企业并未对产品如何感染、其病菌危害程度如何进行正面解释,而是借用还未发布的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辩解该批次货品符合新标准。与思念事件类似的还有苏泊尔“质量门”,今年10月苏泊尔被爆其多款产品质量不达标,而随后苏泊尔发布声明解释产品符合国内未颁布的新标。这里不得不让人费解,是什么原因使企业如此着急的让产品质量走在新标准的前头,不论是上市企业急于扩大利润,还是有“粉饰业绩”的动机,即便利用新国标巧辩也难掩其产品质量问题的尴尬,难道符合最低标准就是所谓上市公司追求的目标?抑或打造国民信赖品牌不过是句空泛的口号?面对上市公司产品质量问题频显,企业们纷纷用符合标准作为挡箭牌,却忘了本该上市公司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作为民族企业所需承担振兴国产品牌的重担。标准不仅是企业们恪守的质量底线,更是上市公司追求更高品质的基准,而部分上市公司产品品质下滑的表现多少让广大消费者感到心寒。

来源:慧聪食品工业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