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0日,日本农林水产省技术会议事务局(相当于农业部科技司)公布了2011年十大农业科技成果。这是由日本农业报纸、杂志记者对过去一年日本各大学、科研机构公布的农业科研成果进行投票选出,代表日本农业科研的最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十大成果。
一、天然鳗鱼卵成功采集
日本水产综合研究中心和东京大学大气海洋研究所精确推算出日本海鳗的产卵日期,在关岛以西海域第一次成功采集了31粒天然鳗鱼卵。这一技术有利于掌握了鳗鱼产卵的生态原理和繁殖环境,下一步有望通过人工鳗鱼苗生产技术开发,实现鳗鱼的全过程人工养殖。
二、放射性污染清除技术进入推广试验阶段
日本发生大地震引发核电站爆炸事故以来,灾区的许多耕地被放射性铯元素污染急需清理。日本农林水产省“农研机构”(相当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内阁府综合科学技术会议、文部科学省、经济产业省等多部门合作,实施了放射性污染土壤清除技术的推广试验。目前试验已证实铲除受污染的表土,用水进行搅拌,以及利用反转深耕的办法减轻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效果。利用植物吸收放射性铯的生物技术,或利用农作物进行吸收的技术尚在试验过程中。东京农业大学试验表明,在拌入沸石粉(zeolite)的土壤上种植小油菜,可以抑制小油菜吸收非放射性铯元素。
三、发明口蹄疫快速诊断法
宫崎大学农学院利用遗传基因检查技术(lamp法)成功开发出口蹄疫快速诊断法。在已知的七种口蹄疫类型中,亚洲流行的四种口蹄疫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通过对病毒基因进行增幅,可迅速、简易、低成本地检查出是否感染口蹄疫。口蹄疫早期与其他疾病症状类似,今后利用lamp法可在口蹄疫频发地区快速诊断出口蹄疫,最大范围内降低损失。lamp法的特点是不需要大量高价的实验设备,通过遗传基因增幅凭肉眼就能识别。目前口蹄疫在发展中国家出现大范围流行趋势,今后如果能通过实践证明,大规模普及值得期待。
四、小型除草机器人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
来源:驻日使馆经商处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