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肥沃的黑土地和风调雨顺的气候,乌克兰2011年粮食产量创下独立以来的最高纪录。但由于受到世界粮食价格持续疲软等因素的影响,乌克兰粮食出口不畅,国内粮食价格受到严重压制,粮食生产企业增产不增收,恐对2012年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据乌克兰国家统计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据,该国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670万吨,比上一年增长44.3%。其中,食品粮产量为2370万吨,饲料粮产量为3300万吨。统计数据显示,小麦产量为2230万吨,同比增长32.4%,玉米产量为2280万吨,同比增长90%。此外,还有大麦910万吨、黑麦57.9万吨、燕麦50.5万吨、荞麦28.1万吨、谷子27.9万吨。
目前,乌国内每年的粮食消费量为2600万吨左右。该国政府曾预测2011/2012农业营销年度(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将出口2500万吨至2700万吨粮食,随后将这一出口指标调低至2300万吨至2400万吨。乌农业政策部对此解释说,这是由于农作物冬播面积减少,政府提高了食品粮储备量所致。
统计数据显示,自2011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乌克兰共出口了940万吨粮食,这其中包括小麦270万吨、玉米470万吨、大麦180万吨。但是,按照这一趋势,乌克兰在本农业营销年度的下半年将很难完成粮食出口目标。乌粮食出口商认为,限制粮食出口的因素主要有国际粮食价格疲软、国内运力不足以及政府采取的取消增值税返还和对粮食出口征税等措施。
乌农业政策部说,截至2011年12月中旬,乌国内所有种类粮食的播种面积约为2720万公顷,比去年同期减少1%。但由于受到干旱天气影响,冬播作物长势情况不够理想,其中约有300万公顷的冬小麦遭到严重影响。2012年该国春季播种面积将达880万公顷,比上一年增加13.6%,这其中包括玉米430万公顷、大麦285万公顷、燕麦31万公顷、豆类41万公顷、春小麦30万公顷、谷子20万公顷等。但一些粮食问题专家认为,由于2011年增产不增收,粮食生产企业有很多粮食积压在手中,将影响他们扩大生产的积极性。
乌克兰农业专家预测,由于受恶劣天气影响,2012年该国冬小麦产量将大幅下降至800-900万吨,为此该国的粮食总产量可能会下降至4500万吨。但由于2011年乌克兰粮食喜获丰收,政府增加了粮食储备,因此不会出现粮食危机现象。由于化肥、燃料等农资价格上涨,尽管该国目前粮食产量过剩,价格也难以出现大幅度下跌。
乌克兰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壤、气候、水利等自然优势,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农业是该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可供进一步发掘的生产潜力巨大。粮食出口创汇是该国用于弥补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形成的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乌克兰大麦的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玉米和小麦出口各排第三和第八位。因此,世界粮食价格走势对乌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春柳)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