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周,就进入我国农历2012年春节了。我们来到全国20个大型商品粮基地之一的湖北省襄阳市。在几家大型的大米、面粉加工厂看到,他们都在开足马力生产。主要是供应本地超市和团购的精品小包装的大米、面粉、面条,而外地要货不多。但是,销售价格普遍偏低。国家二级特一优质米、特一粉出厂价分别为每市斤2.18元、1.24元,与去年底分别下降0.01—0.02元。
随后,我们来到襄阳市的超市。由于是星期天,所到之处看到人们都在积极购买年货,但是,各大超市的粮食专卖柜前仍然象平常一样,没有争购、抢购的现象。
分析新年出现我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粮食市场波澜不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粮食生产“八连增”使消费者放心。随着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1424亿斤,比上年增产4.5%,实现“八连增”后,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应声回落。在当今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电视、电脑、手机等信息媒介的时代,广大消费者时刻都能够接收到来自各方面的最新信息。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商品变化,更是放在头等位置。由于人们担心生产的不确定性,2011年初开始,我国粮食市场价格就像脱缰的野马难以控制。直到10月下旬,国家逐步公布全年粮食增产的信息后,粮食市场价格止涨回跌。去年襄阳市中晚籼稻9月底上市后,市场价格高开。每市斤收购价1.38元——1.40元,最高达1.43元,同比上涨30%以上。但是,10月下旬后收购价高位回落,到去年底下跌至每市斤1.30元至1.33元。小麦的收购价在高开之后也不同程度下降。丰收之后的粮源无忧,使消费者放心,因而量出为入,不再像过去一样屯积粮食。
来源:中国农业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