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总理英拉(yingluckshinawatra)得到了经济上的教训:稻米补贴最终将戕害政府财政。但她要到何时才会注意到这点?英拉重要的选举政见之一,就是承诺大举提高对泰国农户的稻米收购价,这项民粹举措让英拉在2011年7月胜选。但如今泰国政府正面临利空消息汇集而成近乎完美的风暴。
一如分析师曾经所说过的,泰国政府不能只是把涨价的部分转嫁至出口市场,尤其是在越南产量升高且印度恢复出口之际。2011/12财年泰国政府的补贴成本为4,??000亿泰铢(约130亿美元),相当于整个政府的预算赤字。
这种付钱讨好支持者的代价高得离谱,或许更令人惊讶的是,接受补贴的农户似乎没那么买帐,因为他们仍为物流所苦,一直无法完全享有政府拉高价格的好处。而雪上加霜的是,泰国的竞争对手要取而代之,成为世界逾半数人口主要食品的最大出口国,问题一点也不大。
泰国1月稻米出口较上年同期锐减过半至35万吨。如果今年余下的时间内这种情况仍然持续下去,则越南将跻身成为最大的出口国。因此,泰国实际上是制定了一项代价昂贵的政策,不但未能给农民带来益处,反而导致未售稻米库存快速增加,并给竞争对手带来机会。稻米价格走势即清楚表明补贴方案必然失败,以及将来不大可能奏效。
此前在一段时期内,英拉没有实施补贴政策,因为在2011年遭遇数年来最严重的洪灾,致使稻米产量削减且交易商囤积供给,推使泰国指标100%-b级米价在10月初攀抵每吨650美元的三年高位。
竞争对手米价仍更低廉
但即便米价远低于每吨800美元,泰国政府还是想把这个水平当作出口价格,以使其计划更加可行。米价自10月以来一直在下滑,指标泰国米价1月18日挫跌18%至每吨535美元,随后小幅反弹至每吨550美元。竞争对手的米价仍更低廉:印度米价为每吨455美元左右,而越南稻米售价约为每吨420美元。
即使以上述价位,越南仍难以出售所产稻米。越南国家电视台周二报道称,当下月新作稻米收割时,该国可能储存100万吨大米以防止中国内地价格下滑。
来源:中金在线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