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极端天气因素的影响,8月10日,美国农业部(usda)在其月度的《世界农业供需评估报告》中,将2012/2013年度除棉花以外的主要农作物小麦、粗粮、稻米、含油种子、糖的供应预期均作了下调。有报告称,农产品(5.49,-0.08,-1.44%)大幅减产增加了美国人的食品支出,美国食品价格有可能在未来10到12个月内出现明显波动,今明两年的食品通货膨胀幅度将超过3%。而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预计,国际市场上,随着天气造成的减产已成定局,对天气的炒作渐入尾声,后期市场的关注点将逐渐转向需求。
全球多种农作物供应下调
《世界农业供需评估报告》显示,2012/2013年,全球小麦供应下调210万吨,主要是由于美国以外国家产量的下降。而美国的小麦供应将因产量和进口增加而上调5400万蒲式耳,美国小麦产量预计为22.68亿蒲式耳,高于市场此前预期,期末库存上调至6.98亿蒲式耳。与此同时,该年度全球小麦消费上调了350万吨。
2012/2013年度,全球粗粮供应预期因美国玉米供应减少而下调5650万吨,需求也下调了3890万吨。中国、阿根廷、墨西哥、南非的供应会增加,而欧盟国家、印度、乌克兰、俄罗斯、加拿大、克罗地亚等国的供应减少将抵消前述国家的供应增加。
2012/2013年度,全球稻米产量被下调190万吨,印度、朝鲜、巴西的预计产量减少,而中国和韩国产量的增加只能部分抵消前述国家产量的减少。
2012/2013年度,全球含油种子的产量比预期下调了850万吨。黄豆、葵花籽、花生和棉籽的产量都会下降,仅菜籽的产量会增加。
2012/2013年度,全球棉花的产量被上调30万包。主要由于美国、中国、布基纳法索和马里的产量增加抵消了印度、巴西、阿根廷和其他国家产量的下降。
未来食品价格可能持续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各大主要农作物的库存将会连续第三年下滑,在2013年的收割季节到来以前,玉米、小麦、大豆和大米的总库存将会下降1.8%,创下四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来源:东北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