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走进凤庆县凤山镇安石村,看到村前寨后,绿色的茶园规范整齐,核桃树、桃子树、李子树郁郁葱葱,一幢幢小洋房在茶园里格外抢眼。58岁的村民杨忠对笔者说:“农民要致富,要有好干部。村干部请来技术员,手把手指导我们栽水果,村里还给我们无偿提供树苗,给我们创造了发展的条件。”杨忠种植了桃子、李子,今年3月就开始卖桃,每天收入150多元。他除种植桃子、李子外,还种植了核桃、茶叶,他说今年全家春茶收入了近8000元,水果种植收入也可以达到8000元左右。
在一个山坡上的林果间,不时有人来购买水果。村民陈锦贵家高兴地说:“我家靠水果种植,今年收入了7000多元,都是村党组织领导得好,使我们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安石村主要就是通过实施"四富"工程,种好"四棵树",促进了"四个转变"。”村党总支书记龚会咏告诉我。他所说的“四富”工程,就是组织领富、党员带富、干部帮扶、文明促富;种好“四棵树”,就是围绕“提质增效”目标,种好“茶树”;提高挂果率,管护好6475亩“核桃树”,目前全村已完成了1700亩大苗移植,实现核桃收入390多万元,人均达1300元;组织村民在房前屋后、茶园、荒坡种好桃、李等经济“林果树”,已实现林果收入100万元,人均达326元;以开展中低产林改造为契机,推广“红花油茶”种植,已栽种4300亩。
龚会咏表示:这些措施使全村实现了四个转变,产业结构大转变,高原生态特色农业逐步发展起来;农民收入大转变,去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25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37元;居住质量大转变,已累计新建特色民居550户,全村80%以上的农户住进新房;精神文明大转变,全村越来越呈现出文明和谐的局面,去年被命名为“国家级文明村”。
本报记者袁景辉通讯员杨茂芳
来源:云南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