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沾化县黄升镇“冬枣老杨”的冬枣生意经
2024-05-07 20:49    2132 来源:作者:

“沾化冬枣”作为一个品牌早已声名远扬,如今,沾化县冬枣种植总面积已突破50万亩。随着冬枣日渐成熟,在沾化县忙碌起来的不仅是枣农,还有买卖冬枣的商家。

杨廷章是沾化县黄升镇商家村的一位农民,在家经营着一处空心砖厂和苇板厂,从来不种冬枣却人送外号“冬枣老杨”。“我从不种冬枣,但我接触到的冬枣却很多。”老杨笑着说,“从1991年开始,我卖冬枣已有20多年时间,从刚开始在当地每年卖几百斤冬枣,到现在每年卖往全国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斤冬枣。”

4日上午,在黄升镇东小杨村东侧的空心砖厂内,老杨支起了十八米长的收枣大棚,十多个人正在把冬枣分拣装箱。记者看到枣农把成箱的冬枣运来后先过捡枣机,按大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称重后摞在后面。在另一侧,几个人正在用电子秤装小箱称重,“每箱23斤,一两也不能差。”一个小伙说,称重完后就直接装车运往北京的超市。

“昨天我这里收了4万多斤冬枣,雇了七八个人,一整天都没停下。”老杨介绍,今年他为一个大客户代收冬枣,每天要收四五万斤,他负责把冬枣收齐分拣装箱后交给客户,从中收取一定费用,而客户装车后直接发往北京。

“我一直在河口做生意,但每年都不会错过冬枣。”刚开始做买卖冬枣生意的时候,老杨收几百斤冬枣在东营卖,随着生意做大,开始雇几个人在家里帮着收枣,而他自己则赶往青岛、福州或北京的批发市场。每天,老杨家里收来的冬枣分拣装箱后,再用配货车发往他所在的批发市场。

谈起二十年冬枣的变化,老杨深有感触,以前捡枣分大小全凭人工,以后出现了捡枣机,统一规格大小,不仅极大提高了效率也使市场上的冬枣统一了规格。“二十年前,外面的人都不知道冬枣是什么,但如今,随着沾化冬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喜爱,沾化冬枣已经走向了全国。”

来源:转载: superman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