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水果产业的生命周期一般为5-7年,之后便风光不再,甚至销声匿迹,然而,沾化冬枣产业打破了这一规律,实现了20余年长盛不衰,沾化冬枣产业已成为科学发展、配套完善的现代化综合产业体系,长成能够抵御各种灾害和风险的富民强县“铁杆”产业。
金秋十月,走进山东省沾化县,就踏进了沾化冬枣的海洋,50万亩冬枣淌翠流碧,累累硕果沉甸甸地压满枝头,正在枣园干活的利国乡车王村枣农王富田说:“去年我10亩枣园,收入就30多万,这真是些摇钱树,俺得好好伺候它们,同时也让更多消费者吃上最好品质的沾化冬枣!”
王富田的心声代表了沾化县10万户枣农的共同心愿,“种出品质最好的沾化冬枣”已成为全县枣农的自觉行动。目前,全县沾化冬枣密植园面积达到50万亩,2011年实现总产7亿斤,实现产业产值28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冬枣收入超过7500元。
然而20多年前,沾化冬枣只是下洼镇农家庭院里的几棵“稀罕树”,沾化县委、县政府敏锐地发现了这一适合该县土壤、气候特点的珍稀树种,并决定在全县大面积推广,20多年来,沾化冬枣产业长盛不衰,产量、品质、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创造了水果产业发展史上的奇迹。目前,沾化冬枣产业已发展成为“集一、二、三产于一体,种植、加工、销售、物流、旅游等协调互动”的现代化综合产业体系。
沾化冬枣产业以其突出的特色,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以其完善的产业基础,增强了风险抵御力。当前,在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沾化冬枣产业链条上的各企业却信心倍增,多家企业免费提供生产资料,建设生产示范基地;广大枣农对沾化冬枣产业更是信心十足,投入不减、管理不松,成为返乡农民工“二次创业”的广阔舞台,目前全县有30万人参与沾化冬枣产业发展,有20万人依赖沾化冬枣产业生活致富。
从庭院到大田,搬出一个金牌林果产业
来源:转载: superman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