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微量元素肥料的作用及缺素症状
2024-05-07 20:49    1062 

微量元素是指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但相对来说是少量的元素,主要有铁、铜、锌、锰、钼、硼等。微量元素在作物体内含量虽少,但具有很强的专一性,是作物生长发育所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因此,当作物缺乏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时,生长发育就受到抑制,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严重的甚至绝收。反之,如果这些元素过多,又会出现中毒现象,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还会引起人、畜的某些地方病的发生。以下就6种微量元素的营养作用和缺素时作物的表现做一个简单介绍,以增加广大农民对微量元素肥料的认识。

1.硼的营养作用

硼在植物体内比较集中于茎尖、根尖、叶片和花器官中,双子叶植物中的含量常常高于单子叶植物。硼能促进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缺硼的一个重要症状是籽实不能正常发育,甚至不能形成,从而影响作物的收成。硼对作物体内糖的合成和运输有促进作用,缺硼时叶绿体退化,影响光合作用。硼可以提高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活性,增加固氮量,缺硼时,根瘤不发达,影响固氮量。硼还能增强作物抗逆性。

2.钼的营养作用

钼是固氮微生物,特别是与豆科作物共生的根瘤菌固定大气氮素时所必需的。同时又能增进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缺钼时植株矮小,叶片脉间失绿,叶缘枯焦,向内卷曲,呈萎蔫态。

3.锌的营养作用

锌能促进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它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缺锌时作物生长发育出现停滞。

4.锰的营养作用

植物叶绿体中含有锰,锰能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时期生长,缺锰时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硝态氮在体内的积累。表现为叶片脉间失绿黄化,有褐色斑点,并逐渐增多散布于全叶,使叶片变成红灰色,叶片皱缩。

5.铁的营养作用

铁是叶绿素形成不可缺少的,在植株体内很难转移,所以叶片“失绿症”是植物缺铁的表现,并且这种失绿首先出现在幼嫩叶片上。另外,铁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有影响。

6.铜的营养作用

参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氮代谢,增强植物的抗性。缺铜时,植株生长瘦弱,新叶发黄,凋萎干枯,叶间卷曲发白,有坏死斑点。

来源:莱阳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