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韩国大米生产量连续3年来持续下降
2024-05-07 20:20    9442 来源:作者:

韩国大米生产量连续3年来持续下降,今年更是降至407.4万吨,较之2001年的551.5万吨,10年来大米产量下降了150万吨。同时大米自给率也由2000年的102.9%降至2011年的83%,照这种趋势下去,韩国大米自给率持续下降将不可避免。为了加强作为主食的大米的稳定的生产及粮食安保,韩国将召开两次粮食政策课题。

目前,韩国大米生产自给困难,其根本原因是大米收入所得恶化,持续的收入不稳定造成了生产减少。

生产费用每天均有所上涨,但收入反而有所减少,农户只能放弃水稻种植。

据韩国统计厅发布的统计资料显示,每10a稻田所需的生产费用2002年至2006年年平均为57.962万韩元,2007年至2011年年平均费用增至62.0919万韩元,上升了4.1299万韩元(7.13%)。相反,同期稻农收入则由62.0316万韩元降至53.3442万韩元,减少了8.6874万韩元(14%),考虑到物价上涨这一因素形势更加严峻。

据农协经济研究所透露,将消费者物价指数考虑在内的每10a土地大米实际收入2005年为63.3886万韩元,2010年降至43.4162万韩元,减少了近20万韩元,按实际收入计算,年平均降幅达到了7.3%,事实上大米收入保障即付制对稳定收入产生实际影响。

据分析,大米即付金包括在内的10a农田农家所领取的即付金在大米即付制度改编之前的2003/2004年平均金额为121.2912万韩元,2010/2011年平均即付金降至101.663万韩元(16.2%)。这正是大米生产减少的原因。

实际上,大米即付制度在某种程度上缓冲了收入下降带来的冲击。

据gs&j协会报告书显示,大米变动即付金对生产的奖励成果使得每年农田栽培面积增加了3.4万ha。越来越多的对大米收入失望的农户放弃种植水稻,但即付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挽留了他们,但现行的即付制度在稳定收入方面仍存在一定限制。

来源:转载: superman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