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青岛市花生进出口协会会长贾力、秘书长张鹏等一行三人从青岛出发,代表协会48家会员单位,就中国花生出口欧盟抽检率过高的问题,向欧盟相关部门进行申诉与抗辩,期望能获得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等的抽检率。“目前,我们出口欧盟花生的抽检率达到20%,而巴西等出口地区的抽检率只有10%,比我们低一倍,这对我们是个不公平的待遇,直接增加了我们的成本,降低了竞争能力。”贾力这样解释他们去欧盟的缘由。
这是10月19日,青岛市花生进出口协会成立之后,该协会举行的第一个为会员单位谋求利益的举动。而在成立之前,这些企业已经自发地举行了一次“维权活动”,就是与国家有关部门进行积极协调沟通,最终改变了国家一些政策的出台与执行,维护了行业的利益。
贾力说,这次去欧盟的结果如何还很难预料,但关键是协会走出这一步,代表行业提出了自身的诉求,并谋求行业的利益。
协会是老话题,但对中国许多行业却是个新问题。虽然许多行业都存在行业协会,但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却很小,这其中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行业协会的成立,以及行业协会的组织方并不能真正反映行业的利益诉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行业的利益。
而花生进出口协会的成立则是自发的,在市场力量推动下成立,说得更直白些,就是花生企业不得不采取抱团发展模式维护自身的利益,行业协会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也正在此,是整个行业利益的代言人,是行业利益的维护者。
青岛是全国最重要的是花生出口基地,花生也成为青岛的一大出口特色产品,但其出口规模每年也仅在4亿美元左右,牵扯的出口企业仅60家左右。希望花生进出口协会成立的前因后果,像一枚扔进一潭汪水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浪波不断传导开来。
“出口欧盟花生基地”的内外困局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