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穗进口金枪鱼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可致腹痛
2024-05-07 18:41    7277 

生吃金枪鱼有副溶血性弧菌性食物中毒的危险。

副溶血性弧菌检测结果呈阳性,易引起腹痛呕吐脱水意识不清等症

记者昨天从广东检验检疫局获悉,近日,广州白云机场检验检疫部门从一批进口鲜黄鳍金枪鱼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这是广东检验检疫部门首次在可以生食的进口水产品中检出致病菌。

副溶血性弧菌(bibrio parahemolyticus)食物中毒也称嗜盐菌食物中毒,是进食含有该菌的食物所致,主要翻版海产品。临床上以急性起病、腹痛、呕吐、腹泻及水样便为主要症状。

主要病理变化为空肠及回肠有轻度糜烂,胃粘膜炎、内脏(肝、脾、肺)淤血等。

临床表现

潜伏期自1小时至4天不等,多数为10小时左右。

起病急骤,常有腹痛、腹泻、呕吐、失水、畏寒及发热。腹痛多呈陈发性绞痛,常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回盲部。腹泻每日3~20余次不等,大便性状多样,多数为黄水样或黄糊便。约2%~16%呈典型的血水或洗肉水样便,部分病人的粪便可为脓血样或粘液血样,但很少有里急后重。由于吐泻,患者常有失水现象,重度失水者可伴声哑和肌痉挛,个别病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以至意识不清。发热一般不如菌痢严重,但失水则较菌痢多见。近年来国内报道的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不一,可呈典型、胃肠炎型、菌痢型、中毒性休克型或少见的慢性肠炎型。

本病病程自1~6日不等,可自限,一般恢复较快。

热点专题推荐:食品安全没保障 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

治疗和预防

㈠支持及对症治疗 脱不者需输入生理盐水及葡萄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以纠正失水。血压下降者,除被补充知容量,纠正酸中毒等外,可酌用血管活性药。

㈡抗菌药物 轻者患者可不用抗菌药物,较重者可给复方新诺明或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据介绍,该批金枪鱼由广州某贸易有限公司申报,从东南亚某国进口,重90公斤,货值720美元。货物到达机场后,检验检疫部门立即对其取样送实验室检验,货物则运抵冷库,等待实验结果。后经实验室检验,发现该批货物的副溶血性弧菌检测结果呈阳性。检验检疫部门随即对货物进行封存,根据《进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该部门将该批货物运至广州市卫生处理厂作销毁处理,有效地防止了被污染的金枪鱼流入市场。

据了解,副溶血性弧菌,又称嗜盐菌,因其嗜盐而得名。嗜盐菌在海洋生物中分布较广,因此,引起嗜盐菌食物中毒的污染源常为海产品,最常见的有虾、螃蟹或各种海鱼等。副溶血性弧菌引发食物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2~42个小时不等,大多数发病时间在10个小时左右,其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吐、腹泻,发热较轻,重者可有脱水、意识不清、血压下降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据专家介绍,副溶血性弧菌在外界环境中很容易死亡,但在冰冷条件下可以存活,尤其是广东人喜爱生吃金枪鱼、三文鱼等冰鲜,存在副溶血性弧菌性食物中毒的危险。因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市民应购买经检验检疫合格的冰鲜海产品,防止病从口入。

来源:39健康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