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红牛“添加门”悬疑待解 存在不光彩历史
2024-05-07 18:26    9525 

红牛饮料被曝“违规添加”,从2月10日开始,家乐福、华联超市等超市陆续下架红牛这款饮料。

2月10、11日,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下称红牛)连发两份声明,声称“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合法合规、安全稳定不存在非法添加”。

外界指责红牛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未按照国家规定标示产品所有原辅料;二是所添加原辅料苯甲酸钠、咖啡因二者混合则有可能产生国家一类精神药安钠咖(苯甲酸钠咖啡因)。

“红牛”(redbull)于1995年进入中国。中国红牛官方自称,2008年红牛已占据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65%市场份额,在国内销售额已达45亿元,占全球销售量11%。

2月13日,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消费者服务中心负责人梁洪表示,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关于红牛功能饮料的长期抽检情况说明”中称,从未检测出任何未经批准而添加的物质,证明红牛没有违规添加。

按照中国目前对于保健品注册管理规定,保健品的批准证书及说明书中所有原辅料必须标识,这一点红牛并没有严格遵照。

红牛过山车

“其配方中的苯甲酸钠、咖啡因以及柠檬酸钠并未出现在生产批文中”

刚过去的一周,红牛的命运犹如坐了一轮过山车。

2月9日,哈尔滨药监局在电视节目中披露,红牛饮料罐体标注的配料及食品添加剂与其国家批文不符。市售红牛配方中的苯甲酸钠、咖啡因以及柠檬酸钠并未出现在生产批文中。

不过到了2月11日,哈市药监部门口径又变了,其称红牛r维生素功能饮料是卫生部1997年7月4日批准的保健食品,根据当时规定,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及说明书中可只载明主要原料,因此批文中未包括苯甲酸钠等物质。这一做法在2005年国家药监局接手负责保健食品领域后予以废止,此后的批准证书及说明书要求必须标注全部原料。梁洪称,红牛早已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换证申请,但由于保健品管理监督条例还没颁布,因此对原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的批准证书换证事宜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也因为如此,造成了红牛成分与网站批文不符的情况。

“哈尔滨市药监局在发布信息前和我们确认过。”2月13日,国家药监局新闻处处长王良兰指。

来源:转载: superman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