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即将开始强制标注"食品营养标签".实际上,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早已实施这一制度,所以有媒体把这个法规称为"迟到十年的营养标签".在评价这个规定的具体内容之前,先介绍一下美国的"营养标签与教育法案",简称nlea.
在1990年代之前,美国的食品也不要求营养标签。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的关注,fda开始考虑通过食品标签来实现三个目标:减少"自愿标签"的混乱;帮助公众选择健康饮食;促使食品企业改进配方,开发更健康的食品。
经过征求公众意见、公开听证讨论,fda在1990年7月拿出了nlea法案的初稿,当年的11月被国会通过,然后得到总统的签署从而成为法律。
标签的核心是标注哪些信息。nlea法案要求把"膳食指南中强调并且有推荐量"或者"对公众健康有重大影响"的营养成分进行强制标注。前者比如蛋白质、脂肪等,后者比如盐和胆固醇。经过后来的修订,美国目前强制标注的有15项:总热量、来自脂肪的热量、脂肪、饱和脂肪、反式脂肪、胆固醇、钠、总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糖、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钙、和铁。除此以外,生产者还可以自愿标注一些其他项目,比如单与多不饱和脂肪、可溶与不可溶膳食纤维、其他维生素与矿物质等。
这是一个很全面的标注要求。根据这个标签,可以相当准确地了解一种食物在营养组成上的优势与不足。这对于公众选择食物、制定合理食谱,确实如法案的名字所说的那样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这样的标签所用的"每日参考量"是针对全体人群平均的。4岁以上的美国人群平均每天的热量摄入是2350大卡,但是不同的人所需要的热量并不相同。有许多人呼吁fda降低热量"标准值",向容易受到高热量危害的那部分人倾斜。比如有人建议用针对老年女性的1900大卡作为热量参考值。膳食指南推荐来自脂肪的热量占总热量的30%.如果依据这个基准,那么每天的脂肪摄入量是60克。而如果采用全体人群平均的2350大卡,则是75克。
来源:转载: superman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