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渔业生产紧紧围绕“两区”建设中心任务,以现代渔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推进现代渔业建设,渔业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上半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288.38万吨,较去年同比增长4.49%。其中,海洋捕捞79.11万吨,同比减少4.16%;海水养殖面积 46.72万公顷、产量150.8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1%、10.58%;淡水产品58.38万吨,同比增长2.42%,淡水养殖产量55.04万吨,增长3%。渔业生产继续呈现出增养殖增产、增收,捕捞产量负增长的态势。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制定印发了《关于创建现代渔业园区的实施意见》和《山东省省级现代渔业园区建设规划(2011—2015年》,确定建设300个左右的省级现代渔业重点产业园区,加快打造山东半岛现代渔业经济区。各地争相打造现代渔业园区,初步形成了标准鱼塘、工厂化养殖、浅海设施、海洋牧场等园区框架,上半年,各市按照建设标准积极申报了230多个省级园区。东营市规划建设了80万亩沿海渔业产业带,建设了30多万亩的现代渔业示范区,成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先行区。
二是原良种体系建设速度加快。全省建成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9处、省级55处,总育苗水体66.5万立方米,年直接繁育原良种苗种 354.2亿单位,单位水体繁育量5.33万尾,原良种育苗含盖了30多个主要增养殖品种。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数量占全国的15%,居全国首位。带动全省形成了总育苗水体1405万立方米(其中海水487万立方米)、年总育苗量3700亿单位(其中海水3400亿)的水产苗种生产体系。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