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不少进口食品看包装如看天书 如何甄别真伪?
2024-05-07 18:03    8963 

读者王小姐打进本报热线:

我在高沙商业街上看到一家专卖进口食品的店,里面有多个国家的零食,但有一些有中文标识,有一些没有。没有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看包装上的外文说明像看天书一样,太不方便了。不知道我们去买进口食品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如何鉴别冒牌货?

本报记者莫利卡核实报道:

记者找到了读者王小姐所说的位于高沙商业街的进口食品专卖店,店面不大,大概二三十平方米左右。除了出售一些杭州、苏州、上海等地特产外,大部分食品是来自国外的,有韩国饼干、越南咖啡、泰国饮品和日本、马来西亚的糖果等。

进口食品包装都十分精美,记者在货架上查看了一些进口食品的包装,发现有一些包装外贴着中文商标,标着产品的中文名称、原产国、进口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一些信息。

也有些进口食品包装都是外文,一个中文标签都没有,也没有中文注释。记者向店员询问一款泰国牛奶的生产日期与保质期,店员看了看包装上的一些数字与英文字母,竟然也看不懂。最后店员表示她也不知道应该怎么看。

那么,为什么有些进口食品有中文标签而有些则没有呢?店员回答道:“我也不知道,货不是我进的,有的进来要打标签,没打的我也看不懂,全是英文、韩文、日文。”

记者又来到了高沙的一家连锁便利店,里面也出售几种进口食品,但每个进口食品的包装上都贴了中文商标。在福雷德商场的地下超市,店员告诉记者:“没有中文商标就不能卖的,不贴的话工商局来查会没收商品、罚款的,上一次有批红酒进过来忘了贴就被罚走了。”

那么,进口食品是不是都应该统一贴中文标签?还是全外文的进口食品才是正宗的?

记者就此采访了杭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放区办事处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方称,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而没有中文标签的一部分进口食品,有些是商户私自带回国或是通过非法渠道流入国内的,工作人员建议顾客在购买这些进口食品时更需留一份心眼。

来源:转载: superman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