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3日批准了一项粮食福利法案,旨在为印度贫困人口提供最低粮食保障。印度内阁粮食部部长托马斯说,法案计划4日晚送至印度总统批准,并需获得印度议会通过,预计明年大选前生效。一旦生效,这一涉及数百亿美元的粮食福利项目将成为全球最大粮食保障项目,惠及印度67%的人口,即超过8亿人口。印度政府周四表态称,如此庞大的民生工程是改变印度民众营养不良现状的必要举措。然而很多专家都质疑该法案的可行性,认为其成本太高,物流也不方便。还有媒体分析称,印度内阁此举是为明年大选拉选票而耍的手腕。
据法新社4日报道,这项法案将根据收入筛选受众群体,每月为其提供3公斤-7公斤的粮食。尽管印度经济发展迅速,但过去7年印度食物价格一路飙升,相当一部分印度人挣扎在温饱线上。去年发布的一项曾被印度人称之为“国耻”的调查中显示,印度42%不满五岁的儿童体重达不到正常标准,其中58%的儿童发育不良。这一状况正是由于饥饿和长期对儿童营养忽视所酿成的恶果。而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3的印度人每天人均消费不足2美元。世界粮食计划署称印度是水稻和小麦的主要产国,同时也拥有世界上1/4的饥民。
有印度政府官员称,这一法案将会使政府每年的补贴金额增加到1.1万亿卢比(约合1121亿元人民币),与之前相比每年将增加2300亿卢比的财政支出。这项法案原本预期在今年2月在印度议会通过,但是由于各种阻碍而一拖再拖。有分析认为,通胀的压力迫使印度政府希望这项法案能早日生效,以缓解舆论的批评。据了解,5、6两个月,印度卢比对美元累计贬值幅度超过9%,掀起新一轮通胀浪潮,而印度普通民众的工资水平却没有提高。
《印度时报》4日文章称,印度专家指出,尽管这项法案意图很好,但是执行起来可能很难,已有反对党指责这是为大选而玩的把戏。印度农业成本与价格委员会主席阿肖克称,向人民提供粮食和营养保障很值得称赞,但是考虑到当前公共分配系统存在漏洞、缺乏储存和物流所必需的合适设施等情况,这一法案的实施面临很大的挑战。同时,除非政府削减对其他部门的补贴,否则政府的财政将因此受到影响。
来源:环球时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