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把药酒当补品的健康理念该改改了
2024-05-06 21:05    3985 

广东医生谭秦东因在网络上撰文称鸿茅药酒是“毒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警方对其进行跨省抓捕。这在近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调查发现,鸿茅药酒广告曾被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累计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

舍得为健康花钱是好事,但与其听信不讲科学的违法广告,把钱花在毒副作用不明的药酒上,不如树立科学的健康管理理念,在健身、学习上多投入时间、精力和财力,正确应对疾病挑战,别再让咱爸妈“每天两口,健康长寿”了。

品牌药酒事件的来龙去脉,相信大家都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得比较清楚了。

该药酒是否是“毒药”,下这个判断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警察拘捕谭医生是否用权过度,也应相信司法机关和法律专业人士的判断。

抛开专业问题不谈,从此案中折射出当前中国社会中许多人的健康管理理念还存在误区。例如,有人把药物当补品吃,不管用量与禁忌,更无视毒副作用;还有人把补品当药物用,以为能治疗疾病。

具备专业医学知识和起码科学素养的人都知道,药物和保健食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药物是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保健食品是指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从字义上理解,药物和保健食品都跟健康相关。但是,药物可以治病,同时也具有毒副作用,长期服用弊端明显。一些滋补品在入药时会明确用量与用法,比如常见的人参。还有一些滋补品在没有明确药效和药物作用的情况下,充其量只能算保健食品,即使服用也不应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如此看来,一个“是药三分毒”,一个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因此,无论是药物还是保健食品,都吃不出个人健康。

此案中,该药酒厂家2017年1月—11月广告费超过宝洁、可口可乐等生产消费品的巨头公司,并且在过去几年中违法广告次数多达2630次。可见部分商家通过大量投放广告,刻意混淆概念、制造噱头,利用人们对名贵中药材的迷信,引导人们把药品当补品吃,或是把补品当药物用。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把提高全民健康管理水平放在国家战略高度,群众健康也将从医疗转向预防为主,不断提高民众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近年来,包括该品牌药酒在内的许多非处方药、保健食品畅销大江南北,足以证明国人的健康意识在提升。舍得为健康花钱是好事,但与其听信不讲科学的违法广告,把钱花在毒副作用不明的药酒上,不如树立科学的健康管理理念,在健身、学习上多投入时间、精力和财力,正确应对疾病挑战,别再让咱爸妈“每天两口,健康长寿”了。

来源:科技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