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宁夏12部门对“保健”市场乱象出手
2024-05-06 14:32    5803 

昨日,新消息报报道了宁夏多位老人深陷保健品骗局的案例,引起各界强烈反响,不少读者致电本报反映自己和家人的遭遇。记者1月23日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公安厅、卫健委、网信办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全区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方案》,决定本月起至4月下旬,在全区集中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对痼疾开刀

近年来,“健康讲座”、会议营销、直销模式销售保健品经营行为增多,往往通过不正当的营销手段诱骗消费者尤其是老、病、弱等人群,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据悉,专项行动将集中整治社会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食品(保健食品),宣称具有“保健”功能的器材、用具、日用消费品、小家电、玉石器等,以及声称具有“保健”功效的服务等行业领域中存在的虚假宣传、虚假广告、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规直销和传销等违法违规行为。

相关部门提醒消费者,如发现“保健”市场违法行为,可拨打当地12315电话或通过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等渠道举报。

老人为何屡屡被骗

保健品营销市场的混乱已经不仅仅是这两年的事情。从组织老人免费旅游、体检、讲座,到营销人员“嘘寒问暖”表现孝心,各种手段齐上阵,让许多老人深陷其中,把子女的劝阻当成不孝,一意孤行,最终花费巨额钱财买回一堆不知真假的保健品。

记者从银川市公安局了解,不法分子放长线钓大鱼,往往打着“送温暖”“关爱老人”等旗号,赠送日用品等小礼物引诱老人上当。取得老人信任后,狠狠骗一次就收手,打一枪再换一个地方。犯罪分子极力营造的“送温暖”氛围,正是专为老人而设的温柔陷阱。“相比于远在他乡的子女,温言好语、体贴入微的保健品销售人员更让老人有依赖感。”银川市公安局工作人员坦言。

相关案件显示,受害的老人很少接触网络,知识更新慢,往往会病急乱投医,轻易被骗子拿下。“子女平日工作繁忙,有些老人生病怕影响孩子工作,去医院又觉得麻烦,就寄望于所谓的保健品。等发觉上当,又害怕没面子或者担心给子女添麻烦,也不愿报案。”银川市公安局工作人员说。

警方提醒,老人若遇到有人推销保健品,切莫贪图小便宜,不要轻信所谓“专家”的讲座,遇到这些情况要多和子女沟通商量,因为一般年轻人接触的资讯多,防骗意识会强一些,可以帮助老人避免受骗上当。(记者 白静 张磊)

拒绝忽悠,骗子的套路你要知道

“专家”讲座,发放礼品引你来

通常,这些骗子会租一间营业房,以某某公司的名义,在超市门口、菜市场周边等老人较集中的地方发传单,打着“为回馈社会,举办健康知识(或产品宣传)讲座”的旗号,吸引老人参加。会上,“专家”大肆介绍某公司某种产品的神奇功效,还会给参加讲座的人发放鸡蛋等小礼品。

关爱健康为名,与老人拉近关系

老人们拿到礼品后,骗子会告诉他们,公司出于对老人身心健康的关爱,每天会定时开办有关老人保健常识的讲座,建议大家天天来,这样既可以学习健康知识,还有鸡蛋、挂面等礼品拿,何乐而不为。

这一阶段,很多老人抱着凑热闹和贪小便宜的心理结伴同去,结果发现真的天天有礼品拿,且骗子们的态度很好,说话甚至比子女都贴心,和他们唠家常,倾听他们的心声,骗子由此很快赢取了老人的信任。

承诺退“诚意金”,进一步获取信任

随着讲座的推进,骗子初步取得老人信任,他们会开始向老人推荐公司的另一种活动,例如交100元“诚意金”还能领取保健品,且这些钱第二天就原数返还。

一分钱没花,就能领到“价格不菲”的保健品,老人们纷纷奔走相告。连续几天的“回馈”活动,让参加过讲座的老人对该公司和“专家”深信不疑。

活动升级,诱惑老人高价买套餐

又过几日,骗子会告诉老人,公司举办更大力度的“回馈”活动,如购买一个疗程的保健品,还可以赠送一个疗程。这次的金额往往比以前翻上好几倍,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附赠的礼品就更多了。一小部分还有些警惕性的老人,看着周围的亲朋好友都在购买保健品,也就跟风购买了。

不退款只换购,或者干脆消失

过了一段时间,陆续有老人发现,他们花几千上万元购买的保健品礼盒,在保健品市场,同类产品只需几百元,或者根本就是假货。意识到自己被忽悠了,再去找保健品公司,对方多半已经人去楼空。即使对方仍在开门营业,也会以各种借口只换购不退款。

公安支招

●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时,应到信誉好、证照齐全的正规商场、药店或专卖店购买。不要轻信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健康知识讲座、专家报告等;不要盲目通过会议销售、电话销售、免费试用等活动购买保健食品。在网上购买保健食品更要注意。

●购买时除了要认准保健食品标志、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号外,还要仔细察看包装上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妥善保管好注有所购保健食品的名称及批号的购物发票或相关凭证。

●最好在医生或专业人士指导下购买保健食品。若自行购买,购买前应仔细阅读产品标签、说明书,注意产品的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根据产品的保健功能,结合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选择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药品,不可替代药品使用。

●消费者如果发现涉嫌违法生产或经营保健食品的,请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来源:新消息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