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我国猪肉供不应求,“人造肉”引发关注!
2024-05-06 12:02    8372 

国内最权威的第三方融资服务平台投融界研究院调研得出,中国去年猪肉产量5415万吨,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但仍然供不应求,去年猪肉进口量120万吨。今年我国猪肉供需缺口将突破650万吨,明年猪肉供需缺口进一步增加,预计将接近880万吨。

中国投资人中心合伙人陈宇飞认为,受环保风暴及非洲猪瘟影响,2020年生猪出栏量减少已成为不争之论。近期冻肉库存下降明显、消费需求增加,但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并不高,导致猪肉缺口进一步加大。

由于产能恢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猪周期内的猪价抬升与持续性都很有希望。

领先欧美,每人一年吃掉半头猪

投融界产业研究院推算,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每年需要消耗5000多吨猪肉,平均一个人一年就需要40斤猪肉,相当于半头猪的白条肉。2017年中国生产的猪肉是欧盟的2.3倍,美国的4.6倍,消费的猪肉是欧盟的2.6倍,美国的5.7倍。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第一季度,我国进口生猪产品数量为56.73万吨,进口猪肉总额达9.62亿美元。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生猪进口数量将会大规模增加来弥补国内猪肉供应紧缺的局面,今年进口数量将会达到170万吨,猪肉进口数量在明年将会达到200万吨。

美国农业部在5月16日的数据则显示,上周中国相关买家取消购买美国3250吨猪肉。在中国农业农村部的数据中,也显示出了接连取消美国猪肉订单的消息,2月取消23吨猪肉订单,3月取消999吨猪肉订单,4月取消214吨猪肉订单。

杨先生看到了巨大的猪肉供需缺口与中美进口贸易摩擦。近日,他找到投融界,希望融资600万元,来拓展他的生态循环养殖项目。在杨先生的农场里,农业资源减量消耗、农产品多次利用和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闭合循环生产模式,形成资源低投入、低消耗。兔粪经过发酵后可用于养殖生猪,猪的排泄物经过发酵床后可用于种植大棚蔬菜。

杨先生坦言,自己的养殖项目一改过去传统集约式养殖缺陷,扩大了发酵床地养殖密度,每头母猪的活动空间达到3-4米。按照杨先生的这种模式来养殖,每头生猪的药费相比于传统的养猪成本降低了50%-70%。在杨先生的养猪场里,猪粪里的氨气通过微生物发酵,以有氧呼吸的形式,转变成一氧化二氮排出,保证了猪棚里的空气清新。

万亿市场缺口,“人造肉”概念大热

美国当地时间5月2日,素食肉生产商beyond meat在纳斯达克上市,这是一家成立于2009年的美国本土公司,也是人造肉第一股,股价首日收涨163%,4个交易日暴涨220%。并一举成为2000年后市值2亿以上的公司首日涨幅最高的。

据了解,beyond meat创始人分别是是伊桑·布朗(ethan brown)谢富宏博士(dr.fu-hung hsieh)哈罗德·郝夫(harold huff),他们用植物作为原材料不断在实验室进行试验、改进,比尔·盖茨、麦当劳前ceo don thompson等名人都是这家公司的股东。

今年汉堡王方面宣布,计划在全美7200家门店中引入素肉汉堡,汉堡王要推出的素肉汉堡是与impossible foods合作推出的新款名叫impossible whopper。汉堡王首席营销官fernando machado表示,impossible foods多次向消费者进行测试,至今的结果表明他们都很难区分素食汉堡与肉类汉堡。

投融界研究院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有55%的农作物直接被人类食用,大约有36%作物被用在畜牧业上,剩下的9%被用在制造生物燃料以及其他产品。全球人口倍增,减少作物直接用于畜牧业,增加人类直接食用作物,用人造肉代替原有肉类产品是个可行的方式。

中国投资人中心合伙人陈宇飞认为,人造肉符合食物生产模式,传统的食品公司需要紧紧跟上,否则很难立足未来市场,全世界的蛋白质需求持续增加,肉类蛋白所含的胆固醇、饱和脂肪高于人造肉。创业者和传统食品公司应该抓住机遇,在这个充满商机的新领域抢占有利市场。投资机构及投资人更要找准合适的创业者、创业公司,这是一条市场前景广阔,并快速发展的新风口。

来源:人民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