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3600年前,谁把大麦农业带进青藏高原
2024-05-06 11:41    1863 

耐寒农作物大麦向青藏高原的传播与利用,被认为是促进史前人群大规模永久定居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关键因素。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孔庆鹏研究员团队与兰州大学董广辉教授团队合作,联合研究发现距今3600年前,由中国北方粟黍农业人群迁徙导致大麦农业向青藏高原扩散,这个群体的遗传贡献显著影响了现今藏族人群基因库的形成。

论文第一作者、昆明动物研究所李玉春博士介绍,大麦农业向青藏高原的传播,究竟是人群扩散,还是技术交流一直以来是个谜。根据考古学证据,距今约5200至3600年前,在大麦农业人群向高海拔地区大规模扩张之前,粟黍农业人群已在青藏高原东北河谷低海拔地区大规模定居。在这一阶段后期,这个区域出现了粟黍、大麦混作现象。

联合研究团队推测,很可能是粟黍农业人群在低海拔地区采纳了大麦农业后,进一步把它带入到高海拔地区。为了验证假设,研究人员深入分析了8277份现代藏族及其周边人群5.85万余份线粒体dna遗传变异数据,结合不同海拔农作物遗存的碳十四测年数据,以及人骨碳同位素值数据,最终鉴定出两个单倍群,其起源迁徙正好与粟黍农业的起源、强化以及向西传播时间路径吻合。同时,这两种遗传组分在以往报道的以粟黍种植为主的考古文化遗址中出土人骨样本中也有发现,进一步支持其很可能代表了藏族人群中尚存的源于粟黍农业人群的遗传组分。

研究不但证实了藏族人群中存在大量源自中国北方粟黍农业人群的遗传组分,还提示粟黍农业人群在到达青藏高原低海拔地区后,采用了耐寒的大麦农业并向高海拔迁徙,最终大规模永久定居青藏高原。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国家科学评论》上。

来源:科技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