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业内热议“人造肉”发展:产品类别需细化 标准和监管要及时跟上
2024-05-06 10:15    6167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7日讯 日前,由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以下简称:植食联盟)组织承办,由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中国食协营养委共同主办的“中国人造肉行业发展及政策研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多位行业专家、监管部门与重点企业代表针对备受关注的“人造肉”话题展开了交流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随着消费者健康、环保意识加强,生物技术的成熟和不断完善,“人造肉”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同时也将对整个农业、食品产业产生积极带动作用。面对快速发展期,与会专家建议,应该对“人造肉”类别进行了细分梳理,明确不同种类,并由此建立严谨的标准采取严格的监管,同时做好公众科普工作。

据中国经济网-食品安全舆情研究所“人造肉”近期舆情简报显示,2018年11月29日,一篇《“人造肉”将上餐桌,市场规模450亿!你吃不吃?》文章,将人造肉的概念展现在大众面前。

2019年初至今,“人造肉”概念一直受到舆论较多关注。今年4月,雀巢宣布在欧洲和美国相继推出“人造肉汉堡”。5月,人造肉公司 beyond meat 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人造肉第一股,引起舆论对于人造肉即将上市、“人造肉”将取代传统肉类的热议。“人造肉”的概念被热炒,“人造肉”的潜力以及给行业带来的影响也获得较多关注。中秋节前,人造肉馅月饼上市,再次掀起舆论热潮。

在网民情绪方面,80.7%的网民对此持赞成态度,10.8%的网民持中立态度,8.5%的网民持反对态度,总体来看,大多数网民对“人造肉”持积极乐观态度。

来自必斐艾食品有限公司、greenmonday、avant meats、谷孚商务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大成律师事务所、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珍肉(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皆食得(上海)食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布勒(无锡)商业有限公司等“人造肉”领域相关专家及企业代表围绕“人造肉”命名、规范、标准、监管等方面进行研讨并达成共识,依法依规经营生产,共同推进“人造肉”这个新兴行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