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食品安全难保障 专家呼吁建立监管追溯体制
2024-05-05 21:35    5311 

2014年7月31日,2014中国(镜泊湖)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峰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海华及会议组织方代表出席发布会并答笔者问。

据崔忠付介绍,目前我国无论在政府监管层面和消费者层面都出现了冷链理念薄弱,对易腐食品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我国政府部门往往相对重视食品的生产环节,而缺乏对于冷链环节的监管和追溯。对我国消费者而言,虽然居民家庭易腐食品消费占比已经超过了30%,但大部分人认识不到温度的变化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有时候我们买的冰激凌变形了、酸奶外表有水珠、买的速冻饺子一煮就烂了,这些其实都是冷链断链的结果。”崔忠付说。事实上,我国冷链基础设施落后且功能失衡。中国冷库的总量为2673万吨,人均冷库的容量不足20公斤。而美国的冷库总量则为3000多万吨,按人均占有量来看美国是我们的5倍。此外,我国冷库存在结构不尽合理的现象,如说肉类的冷库多,蔬菜类的冷库少;冷冻库多,保险库少等

成本是阻碍冷链物流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业内人士则认为从宏观上来看,最终在价格上能够达到消费者接受的范围。秦玉鸣提出,“如果全行业都把品质和安全放到第一位,实际上冷链物流的需求就上来了,需求上来以后规模就上来了,那个时候成本一定会降的。”

缺乏监管和行业标准规范同样造成了冷链物流环节上的成本浪费,阻碍企业发展。崔忠付说,我国冷链相关标准已超过200项,但缺乏监管,企业执行力度差,对于冷链物流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还是空白。而发达国家对于冷链物流的重视已经上升到法规高度,欧洲很多国家对冷链运输和设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要求,一旦企业触碰将面临罚款乃至法律制裁。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