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餐饮质量安全何时走出曝光式监管怪圈?
2024-05-05 21:35    5180 

昨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武汉市洪山区军威苑小区内,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在路边分拣方便筷,重新包装好后再对外出售。本报记者前去暗访时,意外发现隐藏在该小区内的一个可疑餐具窝点,里面有大量用饲料袋包装的方便筷。54万双方便筷厕所内清洗流向武汉街边小餐馆。

前几天刚刚曝光了“洋快餐”供应商使用过期原料,现在又爆出“路边摊”餐具卫生状况惨不忍睹,看来不管是“高大上”的肯德基,还是“接地气”的小餐馆,饮食环境方面都急需整改。

俗话说的好,病从口入。吃的东西是过期食品,用的餐具是厕所里面清洗的、马路上面挑拣的三无,就算没吃出身体上的毛病,光是看新闻里的曝光,也得吓出心病来。

这一次次的曝光,展现了媒体对于食品安全、饮食环境的改善所起的良性作用;但在这种“曝光—整改”的模式之下,不禁让人发出疑问:饮食安全问题是媒体的专职工作吗?解决饮食安全问题只有媒体曝光一条路吗?

从奶粉、酸奶到地沟油、咸鸭蛋,从国外知名的洋快餐企业到街边摊桌上摆放的方便筷,整个食品行业就像一个巨大的黑幕,媒体揭露的越多,却越让人觉得这只是冰山一角。今天,记者花两个月曝光福喜,那其他几家洋快餐供应商情况如何?今天,记者曝光武汉街边的方便筷黑作坊,那大江南北其他城市里的那么多黑方便筷呢?媒体记者的力量有限,光靠曝光解决不了问题。

那么,曝光的新闻背后,监管部门到哪里去了?为什么重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屡屡被媒体所揭露,而不是从这些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部门被公布出去呢?为什么每次监管部门都是事后追责的“马后炮”?

如果仅仅只有媒体在重视这些切身的问题,那么我们的路还很长。有多长?我想从餐饮质量的现状到理想的餐饮环境之间,还有无数次曝光的距离。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