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让云南的松茸为全国观众所熟知,外界对这一神奇“大自然的馈赠”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
在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多种多样的森林类型、土壤种类以及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相关资料显示,云南野生菌占全世界野生食用菌一半以上,占中国野生食用菌的三分之二。但从目前来看,云南野生菌产业若要真正走向全国,形成可观的产业规模、成熟的产业链,还有一段路要走。
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野生菌是云南的特色产品之一,在一些地区野生菌还是当地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农村山区,很多农民孩子上学的书本费、治病、购买摩托车、手扶拖拉机、汽车等支出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食用菌的收入,野生食用菌逐步成为山区农民的摇钱树、钱袋子。”云南楚雄州南华县县长刘文跃说。近年来,云南野生菌关联产业不仅解决了老、少、边、穷、旱地区近2000万人的就业,还让这些山区的农民每年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
而随着雨水季节的到来,野生菌近日的上市量也是与日俱增。记者在云南省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了解到, 早上7点至9点是市场内野生菌交易的黄金时段,野生菌“见手青”的价格达到110元-130元/公斤,由于供给总量较少,这批产自楚雄州南华县的“见手青”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被酒店抢购一空。
来自云南省野生菌保护发展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迪庆藏族自治州松茸的产值约合全州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楚雄州南华县野生菌年产商品量可达4600吨左右,产值近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4162个,该县五街镇野生食用菌收入占农业收入的37.5%;易门县食用菌产值超亿元,连续五年举办野生菌交易会,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当地特色旅游、餐饮等诸行业的发展。全省食用菌产值1000万-2000万元的县有21个,5000万元的县有9个,上亿元的县有5个。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