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口岸是我国大豆进口主要口岸之一。今年1—5月,该口岸累计进口大豆118.9万吨,货值6.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5.8%和102.9%.但进口大豆质量问题却不容忽视,检验检疫部门从25批进口大豆中查出8批不合格,其中一批严重短重。
进口大豆短重现象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原因主要有装货港原发重量短少、一程远洋船部分货物转由二程内河船减载损耗、码头卸货大豆撒漏造成的短少以及计量偏差影响等。为维护贸易各方正当利益,江苏张家港检验检疫局采取多项措施应对进口大豆短重。一是针对装货港原发重量短少,该局向国内企业定期通报进口大豆短重情况,提示国内收货人对客户信誉和市场情况进行认真评估,选择国外信誉好、操作规范的公司合作,委托装货港官方检验机构进行重量鉴定,力争从根本上遏制国外不法商人的恶意短重。二是针对卸货产生的中间损耗,该局构建多港分卸进口大豆立体防护体系,通过和减载港检验检疫局通力合作,加强对一程远洋船部分货物转由二程内河船减载过程监管,控制二程内河船数量。同时制定《船舶租用规范》和《船舶封识管理》,指导贸易商使用符合规范的内河船舶。要求承运人和收货人在减载和卸载过程中做好大豆防撒漏措施,力争做到"颗粒归仓".三是针对计量偏差影响,该局对使用的衡器进行使用前中后校验,全方位推广检验数据实时传输和存储,建立视频监管系统,确保数据准确、安全和可追溯性。(新华网)
来源:新华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