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鲈又称花鲈、七星鲈,体长而侧扁,最大可长至数十斤。海鲈属广盐性鱼类,在0-34‰条件下均可生长,为凶猛肉食性鱼类,摄食性强,贪食,以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经逐渐驯食后可全部转为人工配合膨化饲料投喂。经驯化后,转至淡水养殖其生长盐度范围一般处于0-3‰;耐温范围 0-38℃,最适生长温度25-30℃;耐低氧,但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要求溶氧在4mg/l以上。一般池塘养殖8-12个月,体重达到0.8斤/尾即可上市。
海鲈属河口型洄游鱼类,在自然环境下,主要生活在广东至山东的沿海一带,喜欢在珠江和长江一带的入海口聚集。在人工养殖阶段,主要经历了海水网箱养殖和淡水养殖两个阶段。海水网箱养殖产量低,但肉质更紧实鲜美,价钱也更高。淡水养殖产量高,成本低。白蕉是最早进行海鲈淡化养殖的地区之一。
养殖区域高度集中产量占全国4成
广东养殖海鲈已经20多年,最初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昭信村。在养殖海鲈之前,昭信村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养殖户,养殖的品种仅限于四大家鱼和加州鲈鱼。
1989年,吴华容是白蕉镇昭信村第一个从事海鲈养殖的养户,他首次养殖海鲈便赚了钱。由于吴华容赚到钱,同年吸引了其好友林桥新。林桥新抱着搏一搏的心态,养了5年加州鲈的他开始改养海鲈,成为白蕉镇第二个从事海鲈养殖的养殖户,没想到初次试养他就成功了,虽然产量不高,但价钱不菲,比养别的鱼有赚头,林桥新一养就是20多年。随后,养殖海鲈容易赚钱的消息在白蕉昭信村传开,从此养殖海鲈的养户不断增多,当地养殖海鲈的队伍犹如滚动的雪球,越滚越大。
来源:农财宝典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