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食品可追溯至原料生产 责任承担达到“冤有头债有主”
2024-05-05 18:48    8709 

一袋小小的蒜蓉辣酱,从原料辣椒到成品的流向,都有严格的控制,消费者吃到的每一口辣酱,不仅可以知道用了哪个批次的原料,还可以知道其同批次产品都在哪里。

“为了安全放心,我们特别建立了自己的辣椒种植基地,做到原料可控。在其他原料进货的过程中,也做到批批检测,添加剂更是要求批批留样,这样所有的产品都可以追溯到原材料环节。”利民集团生产技术部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成品方面,消费者买到我们的蒜蓉辣酱一般都是小包装的,包装上不仅有生产日期,还有一个20位的激光防伪码,在全国食品行业我们是率先采用这项技术的,通过这个防伪码可以辨别产品的真伪。此外,对于整箱的货品,我们还会打上条形返溯码,记录当天生产的品种、批次、日期、入库等情况,如果采用扫码发货,还能知道货品的去向。”

像这样的追溯程序,在利民集团已经覆盖了全部产品,而本市在食品安全可追溯领域做出的努力远不止于此。以天津二商集团为代表的食品企业近年来在追求食品安全可追溯方面进行了大力度的投入。

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天津肉联厂新址项目强化食品安全管控,从根本上改变肉类制品的原有生产条件限制,配套搞好进销环节。在生产过程中,按照qs认证和haccp食品安全体系要求,进一步规范生产工艺流程,严格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形成规范、标准、有效的管控体系,使全过程的操作可监控、安全可追溯。

此外,较为先进的二维码追溯技术已在本市部分超市推行应用,主要针对“农超对接”商品,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可获得清晰的产品信息,如合作社名称、产地的介绍、合作社相关证件以及食品安全等。

日前,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司长常晓村介绍,商务部负责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其中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启动的肉菜追溯体系探索菜篮子安全的新模式和新出路。

常晓村介绍,项目建成之后,将在全国实现一个可覆盖的追溯网络,覆盖批发、屠宰、零售、消费环节,利用ic卡、二维码、条码等各种技术,记录肉菜流通的各项信息,从而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责任可追究。这样消费者能够明确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找谁解决。

来源:城市快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