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着名鱼类生理学及鱼类养殖学专家,是鱼类生理学和生殖内分泌学研究的倡导者之一。他将鱼类促性腺激素合成与分泌受神经内分泌双重调节的作用机理应用于鱼类人工繁殖,在此基础上还发明新型高活性鱼类催产技术,被誉为鱼类人工催产的第三里程碑。而他指导课题组创建的“石斑鱼生殖与生长调控和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和“罗非鱼良种选育和产业化关键技术”,对我国石斑鱼和罗非鱼养殖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极大推动作用。
石斑鱼饲料推广任重道远
《当代水产》:您在石斑鱼论坛上提到石斑鱼今年的产量达到10万t,可以说说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吗?
林浩然:根据粗略的生产数据估计,海南石斑鱼产量约有6万t,广东的有2万t,福建的有1.7万多吨,加上浙江和山东的石斑鱼产量,大概就有10万t左右。
《当代水产》:有不少厂家在做石斑鱼饲料,那它的盘子到底有多大?现在人工饲料的使用情况是怎样的?
林浩然:现在估计,只有10%的石斑鱼养殖户使用人工饲料,90%的养殖户还是使用冰鲜鱼。人工配合饲料的饲料系数在1.0左右。如果按照年产量10万t的数据计算,至少需要生产10万t的石斑鱼料才能完全替代冰鲜,满足市场的需求。
《当代水产》:在人工配合饲料替代冰鲜杂鱼喂养的推广上,存在什么难题?
林浩然:我觉得,一是推广力度不够,饲料产量还达不到市场的需求;二是养殖户习惯于用冰鲜鱼喂养,认为这个喂养方式简单易行;三是人工饲料价格高,喂养500g的鱼需要超过8元/500g的养殖成本,养殖户可能认为贵了点。
病害制约石斑鱼的长远发展
《当代水产》:现在大家都非常关注石斑鱼苗种繁殖以及它的幼苗,从卵到苗的这个阶段,您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要通过多长时间解决或克服?
林浩然:经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迟早会得到解决。但不能忽略的是,在生产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所以我们不能说某个产业发展到什么时候就能将问题彻底解决。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是互相联系和促进的。石斑鱼的问题也同样如此。
《当代水产》:请问您是否看好石斑鱼未来的发展前景?
来源:当代水产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