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合肥经济圈内各地蔬果“争”上市民餐桌
2024-05-05 18:34    5871 

36岁的杨伟是定远县薛荣家庭农场的负责人。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他就早早的带着农户们忙碌起来,5月开始是农场最忙的时节,好几百万斤的西瓜、香瓜要从农场分批运出。

“每天都有从合肥赶来的批发商,今天运走1万斤,明天又有人要来运3万斤。”刚装完一车西瓜的杨伟满头汗水,黝黑的脸上皱纹很深,笑容不浅。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种植了4年的瓜果了,从未像如今这样不愁瓜果的销路。四年前,他挨家挨户劝说农户们搞大棚、种瓜果,然而农户们并不买账。大伙儿担心种小麦和玉米的地里,即使能种出瓜果来,这成百万斤的瓜果要销往何处?

2012年11月,定远正式加入合肥经济圈,2013年合肥与定远合作建设供肥蔬菜基地,薛荣家庭农场成为了首批签约的基地。从去年开始,400亩的共建基地里,已经产出两季的瓜果运往合肥。“今年农场300多万斤的西瓜,200多万斤都销往合肥。”杨伟说,之前农场的瓜果会分散的销往南京、滁州等地,加入经济圈合作共建之后,合肥的交通便利,路程短,市场大,现在农场的瓜果主要销往合肥周谷堆市场。再也不需要像以往一样,自己开车到周边城市找销路,找市场。

“销到合肥去。”杨伟如今已经可以这样自信地告诉当地的农户们了。

除了定远的瓜果,受惠于合肥经济圈共建惠民项目的,还有桐城的水芹。2013年5月份,桐城市与合肥市合作共建蔬菜基地1280亩,全年供应合肥市场鲜菜6400吨以上。

“别看桐城市商品蔬菜基地规模不大。但很多特色菜以前在合肥不常见,比如,桐城水芹、莲藕、香菇等。”桐城市蔬菜办副主任程朝晖介绍说,在合作共建供肥蔬菜基地之前,合肥的市场上很难见到桐城水芹。桐城水芹产量高,一年可收获6季,亩产1.5万~2万公斤,但保质期很短,采收过的水芹。常温下只能保质两三天。水芹滞销也打击桐城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入圈”后,在合肥蔬菜部门的帮助下,桐城水芹被直接运送到周谷堆市场,一下子打开了桐城水芹的销路。

而在安徽舒城,一箱箱的蔬菜瓜果也正在装车,一小时后,它们就将出现在合肥市场上。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