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目标价格政策立竿见影,国产豆价格上涨
2024-05-05 17:50    4379 

"产区大豆收购价已攀升至近几年的高点。"5月21日,黑龙江一油脂企业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感慨道。

在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出台之前,市场担心,停止收储后最后一批四五百万吨的临储库存一旦抛出,将会对市场造成冲击。但出乎意料的是,5月13日,第一批国储大豆挂牌拍卖,成交状况良好,成交价格亦创新高。新政出台后的两个交易日,大豆期货价格仍持续上涨。

而现货市场也是"涨"声一片。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农民忙于播种无暇售粮,产区大部分油厂处于停机状态,购销总体处于停滞状态,即便如此,目前东北产区大豆现货均价仍爬升至4877元/吨,这也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新高。

据悉,目前,黑龙江地区农户手里有30多万吨大豆,企业和贸易商手里有50多万吨,加起来不到90万吨,而黑龙江地区的大豆年加工量在1500万吨左右,供应紧张也是造成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定价

国家发改委5月17日宣布,根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要求,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2014年大豆目标价格为4800元/吨。

至于目标价格的制定依据,发改委等部门并未给出进一步的解释。但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徐雪高对本报记者说,定价依据的就是大豆和玉米的比价关系。

据了解,国家相关部委此前曾就大豆目标价格征求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黑龙江建议将大豆的目标价格定在5600元左右/吨,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则认为应该在5200元-5400元/吨,后来达成的意见是5200元-5600元/吨。

尽管出台的目标价格比2013/2014年度大豆4600元/吨的收储价高出200元,但大豆的种植收益仍不及玉米和水稻,低于市场预期。徐雪高说,从目前公布的结果来看,目标价格制定部门没有按照让外界以为更合理的1∶2.8制定,而是更低的1∶2.3.

不过,在研究员马文峰看来,之所以出台的目标价格仍低于1∶2.8,大豆种植收益远低于玉米和水稻,是因为国家不想影响主粮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来源:华夏时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