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邕江10种鱼类从常见变罕见 濒危鱼你见过哪几种?
2024-05-05 17:47    6450 

江鲫、青衣、岩鱼、骨鱼、老鼠鱼、白鳝……如果你是老南宁人,用白话来念出这些鱼的名字,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呢?如今你在市场上还能见到它们吗?日前,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就给记者列举出邕江10大濒危鱼类,其中有不少过去曾是“老南宁”餐桌上的常见美食。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些昔日熟悉的小鱼身影,它们都去哪儿了?为什么消失这么久不露面了呢?

新发现 邕江本地经济鱼 有55种

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工程师施军多年来从事淡水鱼类的研究,对于邕江鱼类的资源调查,他也曾做过有关的对比研究。

为了解邕江和左右江鱼类资源种类和变化,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专门开展了项目研究,聘请了两位有经验的渔民进行鱼类监测,一位在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附近的右江监测点,一位在坛洛镇下楞村附近的左江监测点,老口水利枢纽附近也有监测点。施军说,聘请的两个渔民1天3次负责捕捞鱼卵和子鱼,并进行登记记录。水产科学研究院每月到渔民处进行随机抽样,并购买一定规格和种类的鱼类回来做标本研究。经过2年的监测研究发现,邕江共有经济鱼类55种。

施军说,虽然监测点在左右江和邕江的交接处,但考虑到鱼类有洄游的习性,邕江和左右江本来就是相连的,在这两个点监测到的数据可以等同为邕江的数据。不过,调查监测到的这55种鱼类,主要是能销售食用的经济鱼类,都是本地品种,其他外来物种,如罗非鱼、非经济鱼类未包括在55种鱼类里面。

鱼变少 建电站、过度捕捞、 水质污染是元凶

从监测的数据来看,邕江的鱼类资源变得越来越少。根据多年研究,施军发现,过去在邕江常见的鱼类中,至少有10种在近年来已经很少有捕捞记录,有的品种甚至超过10年未出现了。“现在虽然还不能断定它们已经灭绝,但至少可以说,它们已经濒危。”

施军分析,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3个:电站和水利枢纽建设、过度捕捞和水质污染。

来源:广西新闻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