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玉米育种应向何处去?
2024-05-05 17:01    6572 

脑子里要有一张全国农业布局图

什么时候才能出下一个"郑单958"?首先,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要符合社会变革的要求,例如机插、抛秧等技术的出现都对农作物品种的研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企业在进行新品种研发时脑子里要有一张全国农业的布局图,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选育不同品种。第三,企业要想研发出优势品种,不仅需要技术的转型,还需要育种机制的转型,从课题组制转为工厂化育种,更需要市场的转型,要用好资本市场。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廖西元

在提高单产和增加效益上挖掘潜力

推进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通过科技创新,在提高单产和增加效益上挖掘潜力。通

过"一机两改一保障",即推广全程机械化作业,带动品种改良和土壤改良,加强病虫害防控,把产量增益恢复到每年100公斤/公顷以上。

在育种方向上应该追求密植品种,而不是稀植品种。70年代,密植技术在国际上就已经成熟了,密植可以让玉米所携带的对粮食生产有害的"杀手"基因在早期暴露出来,这样育种家就可以迅速做出调整和筛选。此外,新品种的抗逆性测试非常重要,多点试验更能发现问题。——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

适应机械化作业和轻简式栽培的品种更易应用推广

只有适应未来高效率机械化作业和轻简式栽培的品种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才能符合种植者的意愿和要求,才能够迅速应用和推广更先进的技术,才能够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

中国的气候条件非常复杂,各个地方的土壤、降水等都不一样,所以企业未来在种子研发的时候就要明确产品最适宜的区域、产品所要服务的市场。当产品成型之后,还要针对市场进行推广、示范、解决方案、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服务措施,使得种子能够达到最佳的栽培效果。

——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刘石

要因地选育区域性良种

玉米新品种选育不应该"赌大品种",要因地选育区域性良种。品种的适应性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互作决定的,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对应不同的品种;气候类型越多样,对应的品种就越多。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玉米种植国,尽管玉米种植区域的气候类型比我国简单,但是生产上没有全国性的大品种,主要是区域性的优势品种。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