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城一大型蔬菜基地,施药实现了以有机肥为主,物理、生物方法代替了使用农药除虫害。
莘县是“中国蔬菜第一县”,聊城蔬菜年产量位居山东第一,同时也属全国第一,但聊城蔬菜种植面积并不是最大的。
就质量来说,聊城蔬菜在全国也是有口皆碑。香港企业来聊城定制蔬菜,上海企业来聊城收购小油菜,就地贴上自己的牌子,随后直供上海高档社区。就连日韩等国,也来聊城购买大白菜腌制泡菜……
聊城利用光热等资源,合理调配种植,让产量高峰与价格高峰重叠,实现了最大经济效益。这种模式被称为“聊城模式”,在全省进行推广。这一模式也支撑着聊城蔬菜走向全国。
4月8日,聊城市农委高级农艺师孙玉杰接受记者采访,畅谈聊城蔬菜种植过往取得的成就、目前面临的不足、未来发展的方向。
值得说明的是,聊城蔬菜规模种植的时间相对较短,属于后来居上。这让聊城幸运地避开了蔬菜种植早期使用高化肥高农药的阶段,避免了土地的污染,留下了优质的土地资源。
多茬:收了西瓜种豇豆,最后一茬是黄瓜
◎一年多茬种植,实现了多收,这是聊城蔬菜种植实现高产多收的一个缩影。
在种植面积不是最大的前提下,实现了全国年产量最高,聊城蔬菜种植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聊城为什么能创造这样的奇迹,不妨从两个样本中找答案。
许营西瓜,大家并不陌生。其实,当地西瓜种植户还创造了聊城蔬菜多茬种植的一个样本。
市农委高级农艺师孙玉杰说,许营西瓜种植户并不是单一种植西瓜,还种植蔬菜,靠多茬种植,一年多收,实现了致富梦。
许营西瓜,一般在5月之前就成熟了,一亩大棚种西瓜660棵左右,能产6000多斤,收入万元左右。
在西瓜临近成熟时,种植户便加茬种上豇豆,到6月下旬就能收获。这一季豇豆能收入7000元左右。
豇豆采收结束后,种植户还会再补种一季,多种植茄子、西红柿、黄瓜等,同样能收入7000元左右。总体算下来,一亩许营西瓜大棚,一年总收入能达2万多元。
不久前,一个外地参观团来考察蔬菜种植“聊城模式”,孙玉杰带着他们到莘县参观。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