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过去 起起伏伏的事业
张桂杰很胖,说话呼哧呼哧,零下十一度的天气,一件外套里面只有一件白衬衣,衬衫不合礼仪的解开了最上面的两颗扣子,这个细节看起来让他离文化远了一些。
他从不讳言自己的过去犯过的错误,但就是这个豹头环眼如张飞般的粗汉,却有着一套精细的养虾模式。2012年他创下了滨州市南美白对虾养殖单位面积效益的历史最高水平。
2012年,他在12个池塘养了近40亩水面的南美白对虾,产量6万多斤,毛收入130多万元,纯利润70万元。其中,一个2.2亩水面的虾池,放苗密度4万尾/亩,共产虾4010斤,平均亩产1822斤,售价35元/斤,实现产值14.03万元,亩纯效益6.35万元。
张桂杰说,2012年养殖南美白对虾对他来说是一种赌博。故事要从2008年秋季说起,他从辽宁进了一批鲶鱼苗和黄颡鱼苗,2009年收获时卖到了26元/斤,那年他大赚了一笔。
2010年,继续养鲶鱼和黄颡,行情却很低,没赚到钱。但由于当时已经进了鱼苗,2011年间只能继续养鱼,那年丰收出了10万多斤鱼,但价格却不高。2012年,张桂杰决定改养南美白对虾。
“我看着这几年对虾价格比较稳定,总归比养鱼强。”另外,张桂杰到东营考察时发现了一个他解释不了的规律:第一年养鱼的池塘,第二年养虾肯定大收。他决定赌一把,显然,这次他赌对了。
然而,养殖南美白对虾也不是一门稳挣不赔的生意。2008年秋季张桂杰决定养鱼的原因就是2008年夏季养的南美白对虾赔了,那次他失误在虾苗的选购上。那时的虾苗从80-90元/万尾到200-300元/万尾,价格不等,当时他想,即便便宜的虾苗成活率低一些,加大放养密度也可以保证成活率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那年,他养了13个池塘的南美白对虾,其中一个6.6亩的池子产了1200多斤虾,其他的池塘每个仅能产200多斤,当年他赔了30多万。
而2008年已经是他养虾的第六个年头。张桂杰的养虾事业从2002开始,那时他共有9个池塘,7个池塘养鱼,2个池塘养了南美白对虾,算是试养,收获时每亩水面出虾500多斤,产量很低,但那年价格很高,能到25元/斤。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