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宁夏银川市水产繁育规模西北首屈一指 年产苗种6亿尾
2024-05-05 15:12    4316 

(记者 王一平)5月7日,记者驱车来到距离永宁县城36公里处的银川市绿方渔业专业合作社。5月份是苗种生产旺季,市农牧局的技术专家正在这里进行种苗催产技术指导。记者了解到,今年将有7000万到8000万尾各类鱼苗从这里走向银川市及周边的水产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目前,我市年孵化各类水产苗种达6亿尾,在满足自身市场需求的同时还销往内蒙古、陕西、西藏等省区,在西北地区首屈一指。

“把这几条鲫鱼放到旁边的池子里,可不敢跟其他鱼混在一起了。”合作社社长刘进一边指挥工作人员工作,一边查看各类苗种的繁育情况。刘进口中的“鲫鱼”可不是一般鲫鱼,而是从中科院引进的亲本良种。这些苗种抗病力强,适应性强,成活率高。刘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同样是1万尾苗种,外地苗种适应性差,抗病能力弱,成活率只有40%到50%,而用此亲本良种繁育的本地苗种成活率可达80%左右,价格还便宜许多。目前,该合作社繁育了10多个苗种,其中名特优新品种就占了繁育种类的一半。能够达到年供应各类优质鱼种1.2亿尾、6.9万公斤,辐射带动周边市(县)水产养殖户2600余户。

据银川市农牧局水产科科长武竞介绍,目前我市有18家从事水产苗种繁育的企业,取得自治区级水产苗种繁育许可证的有5家,其中有规模的观赏鱼繁育企业2家。“以前,我们本地90%以上大宗商品鱼的苗种都需要从外地调运。而现在,我市所需大宗商品鱼的苗种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还销售到外省区。”武竞说道。

近年来,我市持续对具备基础条件、有一定规模的苗种生产企业给予资金扶持,主要用于苗种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促进苗种水产达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2013年,共有6家企业获得了资金扶持。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的同时,科技帮扶也贯穿了苗种繁育的整个过程。“从苗种的引进、繁育、孵化,科技人员层层把关,从水温控制到投饵管理每个环节,科技人员都到现场进行指导。银川市水产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赵志勇介绍,每3年农牧部门就会对全市苗种生产企业进行核查登记,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要求其限期整改或关停,力争使我市的水产苗种生产达到区级乃至国家及标准。

来源:银川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