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种畜场水稻科技示范园区,历经三年的科技攻关,盐碱地水稻种植试验喜获成功。
该种畜场位于著名的扎龙湿地缓冲区,境内有大小嫩江干渠60多条,有耕地7.5万亩,其中水稻地5.3万亩。由于这里的大部分土地是盐碱地,不利于从事农业生产,在这里种水稻更是一个农业技术难题。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增加职工群众的收入,2011年,该场聘请水稻种植专家越景峰担任水稻科技示范园区主任,并与垦区水稻专家、八一农垦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桂萍教授合作共同研究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园区主任越景峰说“在这里种水稻最难的是育壮秧,因为育苗不能用当地的土,在盐碱地稻秧返青慢,而是要用基质代替土壤育秧,这是无土育苗的一种。不过这里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只要水稻种植技术能有所突破,种水稻应该没问题。去年,园区试验种植了800亩水稻,采用以水洗盐压碱、施用酸性肥、补充微量元素等配套综合技术,并在郑桂萍教授的指导下育秧,虽然遭受了严重秋涝,但亩产仍超过了500公斤,亩增产150余公斤”。
据了解,今年底,盐碱地种植水稻模式将全面推广。盐碱地里生长的水稻是弱碱性稻,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保健功能,是绿色保健产品,很有市场前景。这项技术的推广,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更是不可估量,仅我省松嫩平原就有6000万亩盐碱地,全国更是有上亿亩,如果都种上水稻,将对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