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市农业局植保站站长蔡良华表示,今年我市继续对重点种植户实施小麦“一喷三防”补贴,全面推广小麦“一喷三防”技术,力争实现“一喷三防”全覆盖。逾11.7吨“一喷三防”防控药物近期已全部到位,各地正组织开展集中防治。
“一喷三防”新技术,是指小麦穗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混配剂喷雾,达到防病虫、防干热风、防倒伏、增粒增重的目的,是确保小麦增产增收的措施之一。进入4月中旬,气温逐渐回升,各种小麦病虫害大量滋生。同时,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将出现多次降水过程,小麦赤霉病存在大流行风险。小麦赤霉病防控时效性强,必须在小麦抽穗扬花阶段采取集中预防措施,一旦错过防治适期,将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抓住有利时机对小麦“一喷三防”十分关键。“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技术服务,结合苗情长势,指导农民把握适期,科学用药,提高防效。”蔡良华说。
据悉,今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10.6万亩,其中符合“一喷三防”补贴标准是10亩以上的小麦种植大户,合计5.6万亩,具体实行物化补贴的方式。“一喷三防”有2次用药,我市只补贴10亩以上的大户一次防治,二次防治不在补贴范围内。我市已利用补贴资金购买了46%多酮可湿性粉剂(100克/包)5.2731吨、30%戊唑福美霜可湿性粉剂(90g/包)2.439吨、兴欣安利素(50克/包)4吨。目前,补贴物资已发放到农户手中。
来源:南通农业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