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苗研制,到菜品上桌,彭州蔬菜“落地”成都市区,目的只有一个——丰富成都市民的菜篮子。通过科技育苗,能让菜品含有微量元素,每年1亿株类似的种苗覆盖彭州6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而农残检测,菜品溯源,则让销往成都及全国其他城市的各类蔬菜有了安全保障。
科技护航 培育蔬菜三千多个品种
今年22岁的陕西女孩杨月鹃,2013年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毕业后,只身来到彭州工作。至于原因,正在做育苗移盆工作的她简单给出了三个字——高科技。“这里的育苗科技含量高,汇集了国内外的各种优质种子,比如抗癌白菜,汉堡翡翠营养菜等,我可以在工作中学习新知识。”杨月鹃边移栽菜苗边说。
“我们的蔬菜主题公园,集合了蔬菜科研育种、优势种苗高效繁育新技术示范、蔬菜产业人才培训、商品蔬菜生产加工配套、农业休闲观光、蔬菜认种认养等功能,是一个多功能的蔬菜产业科技园区。”种都蔬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喻剑炜向记者介绍,现在公司可以培育3000多个品种的种子,其中在省内可以买到的品种大约1000个。
在园区玻璃温室内,记者看到十来个工作人员正在把一粒粒种子放进育苗板中,每个育苗板约有50个瓶盖大小的槽,工作人员把种子放入其中,填上土后就放置到温室培育。“这个在土壤上的发热膜,作用就相当于电热毯,保证种苗的生长温度。”彭州市农发局副局长王代春告诉记者,无论是独立控温系统、潮汐式供水系统,还是肥水一体化喷滴灌设施,都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园区已建成8000平方米玻璃温室、5000平方米工厂化育苗温室和占地50亩的钢架大棚区。“通过科技保驾护航,保障蔬菜生产品种多,并且供应稳定,老百姓的菜篮子当然就更丰富。”
蔬菜打条形码 可溯源查生产信息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