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2014年大豆目标价格确定为4800元/吨。业内人士坦言,目标价格低于预期,离老百姓的心理价位相差很远,调动不起豆农的积极性,今年大豆种植面积还会下降。
“1.98万元/吨是皮棉的价格,农民的籽棉也就能卖到0.84万元/吨,这跟种粮比是没有优势的。”4月17日,山东德州市棉花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俊凯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发改委公布了2014年棉花的目标价格为1.98万元/吨,这比临时收储价低了600元/吨。据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方言透露,棉花目标价格方案在征求意见时,新疆有关部门一直存在疑虑,并表示“不好说”。言外之意,实行目标价格补贴后,新疆棉区的农民收入可能下降。
无独有偶,对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业界也存在争议。据方言透露,2014年大豆目标价格确定为4800元/吨。黑龙江大豆协会副会长、齐齐哈尔大豆协会会长陈彦贵就此向本报记者坦言,目标价格低于预期,离老百姓的心理价位相差很远,调动不起豆农的积极性,今年大豆种植面积还会下降。
农民不买账
“大豆的目标价格只有达到3元/斤时,种豆的收益才能跟种玉米相当,要是不能达到这个价格,老百姓还会选择种玉米。”陈彦贵说。
陈彦贵给记者算了笔账:黑龙江大豆平均单产260斤,按照3元/斤的目标价格算,一亩地可卖780元,其中农户的成本为450元,净收益330元,玉米的亩平均收益也大概这么多,但如果按照确定的目标价格2.4元/斤来算,种大豆的亩收益仅为174元。也正是在这样的利益驱使下,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大豆播种面积逐年缩减,幅度惊人。
黑龙江大豆协会认为,按种植成本相当测算,玉米、大豆单位价格比值应该保持在1∶2.8是比较合理的。
本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发改委等国家部委日前就大豆目标价格征求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在这次会上,黑龙江根据玉米和大豆的比价,建议将大豆的目标价格定在2.8元/斤左右,吉林、辽宁和内蒙古认为应该在2.6元-2.7元/斤,后来达成的意见是2.6~2.8元/斤。”该知情人士称。
但按照方言透露的大豆目标价格,2.4元/斤这个价位低于试点地区主管部门最初的设想。
来源:华夏时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