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与农业银行昨日联合发布的《中国农村家庭金融发展报告2014》显示,尽管我国农村信贷需求旺盛,但农村正规信贷可得性仅为27.6%,远低于40.5%的全国平均水平。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指出,中国农村家庭对正规信贷的需求要超过城市家庭,但信贷可得性却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月20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与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联合发布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2014》。
甘犁在发布会上指出,农村正规信贷可获得性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家庭虽然需要资金却没有向银行申请,而是靠大量的民间借贷满足其需求。
报告指出,中国农村正规信贷需求十分旺盛,有借贷需求的家庭比例达到19.6%,但他们的正规信贷可得性仅为27.6%,低于40.5%的全国平均水平。正规信贷需求是指家庭向正规金融机构申请的需求,如银行、信用合作社等。
进一步分析显示,在未能获得银行贷款的72.4%的农村家庭中,有62.7%的农村家庭虽然需要资金但是没有到银行申请,只有9.8%的家庭向银行提出申请贷款但是被银行拒绝。
“主要原因是他们需要资金,但是没有去申请,觉得有困难,觉得可能拿不到,相当的程度是因为对金融市场不了解。”甘犁说,大量未满足的借贷主要是靠向兄弟姐妹和其他亲属的民间借贷来填补,从民间金融组织借的情况比较少。
不过,目前在低收入阶层和极端贫困家庭中,正规信贷获得额有明显的回升趋势。报告认为,普惠金融政策是低收入阶层的信贷获得额没有进一步下降的原因。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现状,报告指出,与2011年相比,2013年土地闲置家庭占比与土地闲置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重都分别上升了1.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农业土地的闲置率与闲置面积都在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将土地出租,并且土地出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到2013年,租出的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重已达11.3%。
来源:财新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