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我国浪费现象严重 每年浪费粮食700亿斤
2024-05-05 11:34    3339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连小孩子都知道,可惜浪费现象还是很严重。

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粮食从生产到摆上餐桌,过程很长,每一环节都存在损失浪费现象。据测算,我国粮食产后仅农户储粮、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每年就达700亿斤以上。可以说,损失浪费已成为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户储粮方面,我国农户存粮约占全国粮食年总产量一半左右,由于储存设施条件简陋,烘干能力不足,缺乏技术指导服务,每年因虫霉鼠雀造成的损失比例在8%左右,粮食损失浪费在400亿斤以上。

运输方面,我国粮食物流方式落后,跨省散粮运输比例约为25%,大多采用包粮运输方式,抛洒、遗留损耗大。

仓库保管方面,全国粮食企业约有2400亿斤仓容属危仓老库,储粮条件差、损失大,储运环节损失损耗150亿斤以上。

餐桌消费方面,由于消费习惯误区,成品粮过度追求精、细、白,低水平粗放加工,既损失营养素又明显降低出品率,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也很低,加工环节每年造成粮食损失150亿斤以上。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消费方式,造成餐桌浪费更是触目惊心,有关方面估算每年餐桌浪费食物价值达2000亿元。

这位负责人介绍,我国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近年来粮食进口量持续增加,每年进口的谷物和大豆在1000亿斤以上,而每年又白白地损失浪费上千亿斤粮食。如此对比令人痛心。粮食损失浪费如不坚决遏制,将不仅加剧国内粮食供需矛盾,也与全球资源供需形势格格不入。

国家粮食局负责人表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不仅有利于减轻国内粮食供求平衡压力,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有利于全球粮食供求改善。

节粮减损、反对浪费,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全国粮食系统将着力推进4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实施“粮安工程”,继续扩大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实施范围,推广新型储粮装具,适应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需求,推进粮油加工业节粮减损行动,在粮食流通各环节全程推广节粮减损新设施和新技术,开展流通环节损失浪费情况调查,出台节粮减损具体措施,制订节粮减损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有效减少流通环节粮食损失。

来源:食品产业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