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云南实现珍稀鱼后背鲈鲤人工繁育 填补市场空白
2024-05-05 11:32    3579 

近日有消息报道称,云南省成功实现珍稀鱼后背鲈鲤人工繁育,不仅填补了市场空白,更是很好的恢复其在自然环境中的数量。

近日,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实现了后背鲈鲤的人工繁育。未来,由科研人员繁殖、在自然水体里长大的后背鲈鲤,有望端上市民餐桌。

后背鲈鲤是澜沧江和怒江部分江段及其支流特有鱼类,如维西、六库、漾濞、云县这些地方均有分布,地方名叫花鱼。主要形态特征是背鳍后位,吻部及口裂较宽,触须发达,体色和斑纹较淡且散乱不成行。食性为肉食。因其体色金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属于产地的经济鱼类之一,深受当地群众的青睐。

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自然水体中捕获的后背鲈鲤数量已越来越少,现已成为濒危珍稀鱼类。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土著鱼与观赏鱼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跃天说:“由于这种鱼分布在江河中,数量不好估计。但当地能捕捞到的数量非常少,当地可以卖到300元一公斤。”

可喜的是,后背鲈鲤人工繁殖已于本月获得成功。他说,这次获得后背鲈鲤人工繁殖卵40000多粒,大概可以孵出鱼苗20000多尾。今年还将继续进行后背鲈鲤人工繁殖。等鱼苗长大,就可以放流到自然水体中,恢复它在自然环境中的数量。将来,这种鱼的价格也许就没那么贵了。

来源:中国水产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