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8年来减少一半。对此,有专家建议在全省辟建国家级“非转基因生态保护区”,保护本土大豆的净土不被污染。
巴彦县曾经是黑龙江省的大豆重点产区,10年前,全县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30万亩,而现在仅存24万亩。在本土大豆节节败退的背后,是大量转基因大豆的进口。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粮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词。特别是黑龙江省代表提出的“洋大豆”物种入侵可能会造成生态污染、改变物种间竞争关系、使生态平衡被打破的提案建议,更是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
建立生物安全长城、辟建国家级“非转基因生态保护区”,让大豆的净土不被污染,这一话题再次搬到了桌面上。
困境 九成以上本土大豆加工企业停产,到了“集体倒闭”的边缘
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的早市上,料峭的寒风挡不住买菜的市民。购买油条的人们在一个简易的早点铺前排起了长队。早点铺上面的条幅很惹眼:“纯正‘九三’非转基因豆油,一次性使用,如假认罚1万元”。
“九三”是黑龙江省一个农垦分局的名称,一家大型榨油企业因坐落在这里而注册了“九三”商标。多年来,这家企业一直生产非转基因大豆油。炸油条的杨师傅长年使用“九三”豆油,虽然他不了解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有啥区别,但他知道用这个“金字招牌”能招揽来更多生意。
在黑龙江省,当地人喜食“九三”牌豆油和色拉油,黑土地上出产的“九三”豆油几乎成了健康油的代名词。大到大型超市,小到粮油食品店,“九三”豆油都会摆放在显眼的位置。
“我们就吃非转基因豆油,很多年了,吃着放心。”一对购买豆油的夫妇直接来到某品牌的非转基因豆油专区,拿了一桶豆油放在推车上。这对夫妇告诉记者,他们确信本土生产的天然大豆油是最安全的。
家乐福超市乐松店的某品牌食用油销售人员说,一直以来,非转基因豆油比转基因豆油卖得好。有些消费者虽然不懂两者之间的区别,但常常是拎一桶本土大豆油就走。像她负责的大豆油区域,只有两种转基因豆油,也不是作为主打产品销售。
尽管如此,“九三”这家我国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却一直做着“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来源:中国环境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