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偶氮甲酰胺频现 食品安全知识需加强
2024-05-05 10:50    9281 

“中国的食品安全经过多年的发展整体上是进步的,但为什么现在很多老百姓还很质疑,我觉得是信息的不对称所造成的一种恐慌,或者说是科学普及的工作没有做到位而造成的一种心理上的恐慌。”3月8日,在由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联合承办的“两会议食厅——2014全国两会代表委员食品安全恳谈会”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长邵薇如是说。

诚如斯言。从舆情的角度来看,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很多都源自“无知”。中国经济网食品安全舆情研究所进行的多次民调也显示,“无知者有畏,有知者无畏”成为了当前公众对我国食品安全水平认知的一大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唯有加大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舆论环境,才会使公众由“无知”到“有知”,从“有畏”到“无畏”。

2014年2月,有关赛百味“鞋底面包”的新闻刮起了食品添加剂的又一阵“飓风”,这次事件使广大的消费者又认识了一种食品添加剂:偶氮甲酰胺。赛百味不是第一家因为食品添加剂而被卷入媒体风波的企业,预计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事件的起源发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vanihari是foodbabe.com网站的创始人,因曾遭受严重的健康问题,而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并将自己所信奉的食品知识通过网站进行宣传。她在2014年2月4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早在2012年,她曾就相关问题对赛百味提出过质疑,但是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于是她制作了一份请愿书,希望获得网友的签字支持,共同抵制赛百味面包中含有偶氮甲酰胺的现象。各方媒体在报道该事件时突出了请愿书中提到的“面包中的偶氮甲酰胺也用于制造瑜伽垫和鞋底等工业产品”,如此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闻果然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备受关注的偶氮甲酰胺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它是经过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评估,可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我国国标中将偶氮甲酰胺按功能分类为面粉处理剂,并规定其在小麦粉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045g/kg,这也是jecfa经评估后给出的偶氮甲酰胺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剂量。

偶氮甲酰胺作为一种被权威机构认可的安全的食品添加剂,vanihari却在她的请愿书中认为它仍然具有安全隐患。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