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缺斤短两的情况十分常见,但是往往因为没有证据而维权不易,武汉市江汉区一名机智的白领就通过微信取得了证据,最终维护了权益。
麦女士前些时到华南果批市场买车厘子,在c区一门面水果老板说:“一箱3斤,180元一箱。”后经讨价还价,她以每箱150元成交,共买了18箱,付款2700元。
回来后,麦女士发现每箱实际重量只有2斤。情急中她想到在买水果时,曾留水果老板微信号,方便以后买水果。于是,她就微信联系老板,并让老板在微信说出“一箱是3斤”留言。经上门协调未果后,麦女士将商家告到工商部门。
江汉区汉兴工商所工商人员日前接到投诉后,立即找到市场物业方调解,通过物业方的努力,店家终于退了多收的750元。
工商人员在检查中,确实也发现过有少数苹果包装箱,为了增加箱体的强度,在纸箱纸板的空心处,添加了水泥,对于这种水泥包装箱,国家并没有明文规定不准用。另外,为防水果被压坏,在运输前加些废纸和枝子当垫子,也是常见现象,至于应该放多少,国家也没明确规定,这些已成为水果行业的“潜规则”。
为此,特别提醒消费者,在批发水果时,不要以“箱”作计量单位,也不要听信店家口头承诺,最好要店家在票据上注明水果“净重”,或者注明“不少于多少斤”,万一遇到商家耍赖,以免“口说无凭”。
来源:食品产业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