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拟执行新规,乘客在车厢内饮食或将面临最高500元罚款,广州要不要跟进调整?记者走访“禁食”已经五年的广州地铁,虽然未上升到法律层面,没有罚款,但绝大部分市民都能自觉遵守,有乘客从西朗搭到公园前,手里的饮料都没碰一口。
不过,也有个别地铁乘坐守则的认知度有待提高,例如到底可以携带多大的行李上车?受访市民无一答对,并认为欠缺指引,建议完善车站广播。
昨天起,《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开始接受市民意见。草案规定,乘客不得在轨道交通的扶梯、电梯、通道、车厢内饮食,运营单位有权进行劝阻制止。不听从运营单位劝阻制止的,可被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在地铁进食要被罚款,北京并非第一个提出。香港地铁规定,任何人不得在地铁付费区内饮食,即入闸后所有范围,包括月台和车厢等处,否则可罚款港币2000元。台湾地区的《大众捷运法》规定,乘客若在捷运“禁止饮食区”饮食,处新台币1500元以上7500元以下的罚款。台北捷运和高雄捷运会不定时有稽查员和捷运警察巡逻,当发现旅客进入车站管制区内饮食,就会开罚单。
广州未将地铁禁食上升到法律层面,只是以乘坐守则提出。市建委于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广州地铁乘坐守则》,在列车上进食被写入禁止行为之列。
这个当年引起一时热议的守则,执行已有五年,在民间的认识度非常高。记者昨天采访了10位经常搭地铁的市民,全部都知道不得在车厢里进食的规定。其中9位市民表示,日常搭车较少遇见违规饮食的现象,大家都能自觉遵守。
记者探访:
市民带饮料就是不喝
因为“地铁有规定嘛”
昨天下午,记者在西朗站遇见一位手持饮料上车的女士,从西朗一直搭到公园前,她手中的梅子茶一口未碰。“今日去佛山玩,刚从祖庙那边坐地铁回来,在车上一路都没有喝过,地铁有规定嘛。”
受访的多位广州市民表示,地铁上进食的情况并不多见,自己也都自觉遵守规定,因为觉得这是一种很不文明的行为,既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会显得自己很没素质。
来源:广州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